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服务业,其创新活动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市场绩效和竞争能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是企业培养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珍贵资源,也是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对于服务业而言,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由于其大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市场体系尚不完善,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因此关于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创新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构建了制度环境、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创新的理论框架,主要针对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创新的主效应以及制度环境在该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首先,本文回顾了相关既有研究,总结梳理了现有文献的一般性成果,据此发现了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其次,梳理了人力资本相关理论、技术溢出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系统考查了人力资本影响服务业创新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影响服务业创新的调节效应。据此,分别就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创新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提出四个研究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提升可以促进服务业创新;○2人力资本可以通过促进出口进而促进服务业创新;○3人力资本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吸收进而促进服务业创新;○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创新的关系产生了调节效应。本文的实证检验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微观层面考察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创新的主效应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这两个问题。同时,还讨论了制度环境对于不同类型服务业的调节效应差异;其次,在从微观层面检验了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创新的主效应以及制度环境调节效应的基础之上,利用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从宏观层面探讨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讨论在不同制度环境水平区间下,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创新的非线性作用。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且该种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服务企业技术吸收实现的;第二,制度环境方面,政府干预程度和非正常支付对于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则对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创新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第三,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制度环境对于人力资本和服务业创新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双重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制度环境区间内,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创新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三方面的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着力构建高素质人才体系,并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与各环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重视制度环境建设,激发制度创新红利,要因地制宜打造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为服务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最后,提升服务业研发能力,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对于政府而言,要贯彻落实相关鼓励优惠政策,对于服务企业本身而言,应注重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两方面的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