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灾害引发的地表形变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准确定量测量地表形变对人类有效监测和防治地质灾害具有实用价值。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DInSAR)和基于永久散射体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PersistentScattere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PSInSAR)较传统测量方法,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大范围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大范围区域地表形变监测中,为地球物理研究和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对地观测新途径。 本文主要研究了D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形变检测中的处理方法。全文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研究了DInSAR技术形变检测基本原理和处理流程,并结合ENVISATASAR实测数据进行了地震形变检测实验,获取了意大利拉奎拉地震震区及周边的地震形变量。然而,DInSAR技术受到去相干和大气延迟的影响,而PSInSAR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一项关键技术。因此,论文第二部分主要针对PSInSAR技术展开了研究。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PSInSAR技术基本原理和处理流程;然后分析了PSInSAR的性能,推导了线性形变速度和DEM高程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Cramér-RaoLowerBound,简称CRLB),结果表明当大气效应降低后,满足一定数据条件要求时,线性形变速度测量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DEM高程误差测量精度能够达到亚米级;接着结合ERS实测数据进行了PSInSAR地表形变检测实验;最后基于季节性形变具有周期性这一特点,建立了一种估计季节性形变的模型,估计了研究区域的季节性形变,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线性形变量很小,部分区域存在季节性形变现象。 本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震形变研究和地面沉降监测等方面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防灾减灾和灾害评估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