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分析的连续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信息学是一门关于计算机、数学及统计分析技术在化学中应用的科学。随着化学信息学的发展,各种光谱化学信息学软件相继出现,化学信息学和光谱分析相结合使得光谱分析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是现代光谱分析技术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 本文将化学信息学与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对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析的连续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连续波长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把多组分混合物的吸光系数和待测浓度都作为决策变量,创建数学模型,采用广义简约梯度算法优化求解。将多组分混合物分析问题表示为一个有约束多变量优化问题。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建立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 min f=sum from j=1 to m((sum from j=1 to n(A0ijeijc0i)2)+(Amje-sum from i=1 to nεijci)2)。根据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约束多、自由度小的特点,选择广义简约梯度优化算法。(1)对不同的决策变量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仅把待测多组分混合物浓度作为决策变量、把吸光系数作为已知量的方法和两者都作为决策变量的方法采用相同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对相同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都作为决策变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1%,而仅以待测浓度为决策变量时平均相对误差为4.9%。结果说明将吸光系数和待测浓度都作为决策变量进行多组分分析明显优于仅把待测多组分混合物的浓度作为决策变量。(2)对数学模型的优化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三种优化算法对相同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是平均相对误差相差不大,说明所建数学模型对算法要求不高。(3)对待测多组分混合物浓度初值进行了研究。通过赋予浓度不同的初值对相同的实验数据、采用相同的模型和算法进行分析,结果初值不同时分析结果基本不变,说明所建模型完备、算法稳定,达到了全局最优化。 (4)对目标函数中各决策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力度即权重进行了研究。赋予各决策因素不同的权重,对相同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略有提高,但对于浓度差别大的多组分混合物分析结果准确度有明显提高。说明目标函数中各决策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术前焦虑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焦虑自量表
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代数含义,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即通过数形结合的基本方
本论文工作集中在利用导向剂法合成含钛介孔材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测试,通过催化氧化反应了解其催化能力,包括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尝试。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各种介孔分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是美国教育的重要特色,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多元文化教师已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产生了同化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西容公司2002年10月由美国引进OPTIMA500全自动卷制机和DRYKAP500耐压机,代表了电容器元件卷绕专用设备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文章简要回顾了电容器元件卷绕设备发展的历史,详细介
<正>2017年7月,到日本度假。北京酷夏之时,躲到微凉的北海道,坐在札幌市街心公园(大通公园),优游无事,舒适惬意。然而,一种声音却总让我觉得美中不足:几十只乌鸦,在头上、脚
本课题以水杨酸(HSal)为第一配体、邻菲哕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钐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NaSm(Sal)4(H2O)2和NaSm(Sal)4(Phen)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
离子交换树脂细粉催化乙酸、甲醇酯化反应制备乙酸甲酯,具有传热传质阻力小、选择性高等优点。本文对用离子交换树脂细粉催化乙酸、甲醇酯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
氨基酸席夫碱和含硫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因为具有较好的抗癌、抗炎等生物活性和催化活性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牛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作为一种非蛋白质类氨基酸,是
两亲共聚物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在选择性溶剂、表面和本体结构中呈现出独特的性质。关于它的研究历史虽然不长,但目前人们的许多研究热点如纳米材料(L-B膜)、液晶(侧链型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