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ji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金融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2019年2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推动了普惠金融发展,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和门槛,为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户是主要需求主体之一,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对于改善农户借贷环境,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更好服务于“三农”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库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从微观角度入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农户借贷行为的已有文献和基础理论,进一步分析农户借贷行为的经济学解释,提出本文的两个研究假说。其次介绍了农村贷款现状和数字普惠金发展情况。最后,采用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库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12014-2017年四年面板数据对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继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渠道借贷可得性和借贷规模的影响并做了异质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农户的正规渠道借贷的可得性和借贷规模,降低了农户非正规渠道借贷的可得性和借贷规模;数字普惠金融二级指数中“覆盖广度指数”和“使用深度指数”对正规渠道借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影响,对非正规渠道借贷可得性具有显著负影响;在普惠金融三级指数中只有“信贷”这一指数对不同渠道借贷可得性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且对非正规渠道借贷的影响大于正规渠道借贷;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收入更低的农户家庭不同渠道借贷产生显著影响而对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户家庭影响不显著;当户主学历在初中水平以上时,数字普惠金融对正规渠道借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户主学历在初中水平以下时,数字普惠金融对非正规渠道借贷可得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提出支持数字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构建差异化、多层次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针对性,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和金融教育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1发病情况正定县某牛场饲养荷斯坦奶牛329头,2015年5月份中旬开始产犊,先后产下犊牛24头。2015年5月24日部分犊牛发生腹泻,至畜主来笔者处就诊,此期间共有11头犊牛发病,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近年来倍受关注,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研究至今鲜有文献涉及。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研究中国上市
<正>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智力条件好、适应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学习上的优势明显地
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只有当高等教育投资获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收益时,农村居民才会对高等教育进行持续的投资。教育收益率为衡量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提供了参考指标,对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不仅能够认识高等教育在提高农村居民个人收入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程度,也便于衡量高等教育的生产效率。高等教育收益率受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惩罚性赔偿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对于故意侵犯知识产权,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及产品责任,《民法典》规定了超过实际损害数额的惩罚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我国的千家万户,电子商务也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跨境电商也迅速崛起。同时随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