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语,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和潜能的过程。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必然会从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上。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要求。在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上,强调针对企业员工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员工的激励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效益的认知强度,也能够促进组织与员工“双赢”结果的形成,即企业在增加利润的同时,并不降低员工的社会福利水平。电力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对员工也有特殊的要求,包括工作专业性强、人员相对稳定、综合素质要求高等。但长期以来,电力行业一直存在工作人员身份差异的问题,基本可归为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身份的差异又直接导致激励机制的差异。激励机制的巨大差异,使电力行业内员工产生不同的心理预期,导致不同的工作状态,RZ供电公司也不例外。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企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RZ供电公司非正式员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其现有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员工从其工作稳定性以及薪资待遇方面与正式员工都有很大差距,对其激励的出发点应向提高工作稳定性和薪资待遇等方而倾斜。本研究以RZ供电公司非正式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有激励机制的分析,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激励机制,为RZ供电公司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基础,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