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以物流平台为视角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_YAN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进行整合,在企业内部,有效实现各部门信息技术及资源共享,在企业外部,供应链能够使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资源与信息整合。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贸易需求拉动资金需求,由此产生了供应链金融。在供应链金融管理过程中,金融机构旨在通过管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资金流的方式,通过对交易过程的审核、监管达到避免金融服务不可控风险发生的目的。但目前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行业环境变化过程中,这种模式风险控制能力不强,对于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中小企业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为了降低行业风险发生的机率,通过金融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供应链金融现有模式的效能,从而达到风险可控化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对新兴金融科技的研究中发现,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行业具有极强匹配性。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从区块链的视角探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以供应链业务中的物流为落脚点,基于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提高科研前瞻性与技术普达的粘合度。本论文主要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模式、特点与区块链技术的耦合度为出发点,同时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发挥的经济效能,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带来的创新性机遇,从而确定在应用区块链技术之后供应链业务的发展路径。首先,本论文对现行供应链金融以及物流的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其次,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效能,以现时物流业务的根本需求出发,探究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另外,针对“区块链+物流”业务模式进行分析,搭建基于区块链的物流系统,并以“区块链+物流联盟”为例通过流程图对区块链部署进行详细介绍,且预测了应用区块链技术后物流系统的积极效应。其中,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目前供应链金融和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结合案例分析法对当代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新型业务模式指标权重,制定指标权重体系,然后采用线上方式与物流行业相关专家调查得到的数据,对物流活动风险各指标进行评估研究、排序。最后,针对“区块链+物流”业务系统的现时诉求,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以及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约功能在物流管理平台的应用,提出解决供应链金融中风险问题的作用和对策。
其他文献
企业减排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将中间品(1)进口对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机理纳入统一的理论模型,并且采用2008-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和海关数据库,对中间品进口与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因果关系以及影响机理进行检验。基准回归发现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碳排放效率提升效应。为解决企业进口的“自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分别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和逆概率加权方法(IPW),使用
近年来,世界能源价格急剧上涨,能源在所有经济体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到需求和供应,其方式取决于能源强度和一个经济体作为原材料生产能源的程度。对于那些石油和天然气净生产国或净消费国的经济体来说,如果没有充分的国际风险分担,持续的价格上涨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巨大财富效应。而中国是一个经济不断发展、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能源冲击对中国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分析这种冲击的影响,本文建立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通过对组织信息结构的研究,对于组织内部信息获取、传递、协调的配置上提出了信息结构的概念,并指出有效的信息结构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决策能力,也可以提升员工和组织的适应能力。以比特币为主的数字货币的火热,使得人们逐步开始认识到其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以信任为出发点,改变了互联网模式下的信任机制,提出了去中心化和信息可溯源的特性。同时也为
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发展,2020年即将实现全面脱贫的背景下,关注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内生动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视察山西扶贫工作时着重强调的一个概念,其核心内容就包括自主脱贫意识,而此方面的研究国内较少。通过选取国家较为关注的吕梁市下属重点贫困县S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研究法、查阅文献等研究方法,对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深入访谈、收集资料,分析S县贫困特征,发现S县存在着一些贫困户自主脱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主体结构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外的市场化服务主体蓬勃发展,并进入农业技术的供给领域,从而在社会分工范围内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在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市场中的非政府机构、经营性服务组织、科技类社会民间力量等资源优势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供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以
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单位制社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在“后单位制”时代,厂管社区作为我国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却延续了部分单位制社区的特征,成为国有企业完全退出“办社会”职能的最后阻力。2016年6月11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引发了杠杆率对一国经济稳定重要性的重视和思考,加之近年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不断攀升,企业、家庭或政府负债过重和资产价格泡沫特别是房价泡沫是现阶段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的两个主要方面,因此准确把握杠杆率、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不仅可以对经济增长进行预测和把控,而且能为去杠杆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思路。结合我国经济增速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相关研究发现,三者之间的关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我国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碎片化的信息需求日益高涨,“移动短视频”这一新的媒介形态应运而生。当前我国的移动短视频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活跃着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50多家平台,市场规模超过23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超过8.2亿,几乎形成了全民拍摄、浏览移动短视频的趋势。国内的移动短视频行业从2016年开始出现,经过了前期的快速发展,如今正逐步走向成熟。但随之而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突破性创新以及突破性创新产品以其强颠覆性和强收益性受到大众的关注,也引起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重视。创新从出现到获得社会的认同需要很长的阶段,使得企业需要利用市场规律以及制度规定来让市场所接受、使顾客认同。由于刚步入市场的创新产品往往不被大众所熟悉、所信赖,或者已有产品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使得创新性产品提供者陷入产品难以被接受、难以推广的困境中。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不断扩大,在传统的5大商业银行、3大政策性银行之外,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银行不断出现,占据着银行市场。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虽然在个人储蓄方面没有面临较大压力,但面对逐渐饱和的市场份额,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样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现在的市场竞争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创造良性竞争环境,而优质的绩效考核方法则是提高核心人才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