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接入网络WiMAX技术下分组调度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NGZHIQI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宽带业务需求的增加,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IEEE 802委员会于1999年成立了802.16工作组来专门制定无线宽带接入标准,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无线宽带接入。IEEE 802.16标准,又称为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它是一项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是一种新的空中接口标准。本文重点研究了WiMAX中媒质接入层(MAC层)分组调度部分的内容。由于其MAC层支持PMP和Mesh两种模式,故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模式下的分组调度进行研究。在PMP模式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下行分组调度算法-DPF算法。该算法提供了最佳的用户公平性,较高的系统吞吐量和最低的丢包率。本文选择TDD-OFDMA蜂窝网络,在三扇区单频小区和三扇区多频小区两种模式下,运用网络仿真软件,编写基于协议定义参数的WiMAX仿真平台。通过网络仿真,分析了RR,Max C/I,PF和DPF四种调度算法的系统吞吐量,用户公平性和丢包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调度算法和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系统吞吐量,用户公平性和丢包率等因素来综合权衡。在Mesh协同分布式调度机制下,本文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时隙调度算法,实现了高优先级业务流的低延迟,低丢包率和低请求失败率的QoS保证。本文首先详细讨论了IEEE 802.16-2004标准的MAC层调度机制,然后运用网络仿真软件,编写了基于协议定义参数的MAC层模块。网络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参数配置下,实时CBR流和VBR流的QoS得到了良好的保障。最后得出结论:基于不同的数据流合理分配资源,并实现各种数据流的QoS保障,是提高Mesh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PMP和Mesh两种模式下的调度算法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几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电网控制技术的现代化,电力生产对电力通信的可靠性和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光传输网的组网技术和光网络规模的飞速发展,电力通信光网络的
多视点视频是由摄像机阵列在同一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一组视频序列。它包含丰富的3D信息,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能够提供给观众不同角度的场景信息使观众有身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低成本且具有传感、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构成的多跳网络。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受有线网络约束,组网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
语音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之一。无论从语音存储还是传输的角度看,语音编码压缩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一代数字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多样化的
指纹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使用最早的,也是最为成熟的生物鉴定技术,它是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电子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于一体的高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由于具有唯一
水下近程目标方位估计是包括声纳、鱼雷、自航水雷在内的水下战术武器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精确定位目标方位对于提高武器跟踪能力和战斗部的打击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圆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