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不断提高、套息交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传统套息策略提出一个新的思路,即基于货币政策报告的发布带来的利率不确定性可能对汇率产生的影响,检验在货币政策报告发布日进行套息交易是否会比非公告日具有更高的超额收益,即检验在中国是否具有“公告日效应”。
本文采用30分钟高频汇率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日进行套息交易与非公告日相比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将样本分为所有样本组、非公告日样本组和公告日样本组分别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离岸市场进行单个外币套利时,可看出收益与外币利率呈正方向变动,在公告日的收益确实大于非公告日,但胜率较低,且与均值相比,最大最小值的绝对值较大,不满足实际交易的要求;进行货币组合套利时,公告日收益均为负值,不满足“公告日效应”。在在岸市场,从单个货币回报来看,低利率货币收益仍不如高利率货币,公告日收益相比非公告日虽有所增加,但胜率不够高。总的来说,在中国“公告日效应”不显著,在美国则存在“公告日效应”,然后对比中美的情况阐释了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投资者可以在进行套息交易时考虑货币政策报告的发布对汇率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选择套息交易的时机,获得更大的收益。从政府角度来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日益向前推进,当人民币汇率满足进行套息交易策略的条件时,便会成为套息交易的目标货币,参与到该交易策略中,因此政府当局应该防范外汇市场风险通过套息交易策略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采用30分钟高频汇率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日进行套息交易与非公告日相比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将样本分为所有样本组、非公告日样本组和公告日样本组分别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离岸市场进行单个外币套利时,可看出收益与外币利率呈正方向变动,在公告日的收益确实大于非公告日,但胜率较低,且与均值相比,最大最小值的绝对值较大,不满足实际交易的要求;进行货币组合套利时,公告日收益均为负值,不满足“公告日效应”。在在岸市场,从单个货币回报来看,低利率货币收益仍不如高利率货币,公告日收益相比非公告日虽有所增加,但胜率不够高。总的来说,在中国“公告日效应”不显著,在美国则存在“公告日效应”,然后对比中美的情况阐释了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投资者可以在进行套息交易时考虑货币政策报告的发布对汇率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选择套息交易的时机,获得更大的收益。从政府角度来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日益向前推进,当人民币汇率满足进行套息交易策略的条件时,便会成为套息交易的目标货币,参与到该交易策略中,因此政府当局应该防范外汇市场风险通过套息交易策略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