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文化中的拼贴现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g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仔细阅读一系列关于拼贴的著作的基础上,从拼贴理论、拼贴现象、拼贴的价值三个角度入手,综合运用了文本细读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重点研读了余华的中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后现代主义小说《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及一系列后现代主义艺术。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文化角度和文学角度分析拼贴的概念。在文化方面的代表主要有德波、波兹曼、费瑟斯通,主要是从社会现象方面来对拼贴进行论述。从文学方面论述拼贴的主要代表是罗吉·福勒、米歇尔、詹姆逊。笔者进而从文化和文学方面概括出拼贴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分析艺术各领域的主要拼贴现象。在文学中,主要分析了拼贴类型的代表作《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和《在细雨中呼喊》。在影视文学中,《越光宝盒》是拼贴的典型代表,它的拼贴形式有情节拼贴、音乐拼贴、对白拼贴、演员拼贴等。另外《武林外传》也是拼贴的代表,它的拼贴主要是语言狂欢化。在此基础上笔者还简单地分析了绘画、摄影和戏剧等艺术领域的拼贴现象。第三部分是分析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对拼贴的影响,以及拼贴的价值。后现代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些特征决定了拼贴的出现,消费文化对拼贴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拼贴的积极意义有:拼贴引起了人们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同时扩展了美的范围与表现形式。它的消极意义是加深了个性的丧失,这是文化惰性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终结。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湘乡方言复句的关联标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调查表、实地方言调查,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复句、关联标记研究的丰富成果,以语言类型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史资料汇编无论在文化史还是史学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尚书》的研究与整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各种形式的注释可谓汗牛充栋,但《书经
现代维吾尔语中动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所表达的意义繁杂。无论从词汇角度还是从语法角度来讲,它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词。我认为,为了更准确、科学地描述动词,对动词一词进行全面系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灿烂文化和伟大文明的对外传播已经成为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诗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语言结晶,将诗歌原汁原味地在译入语中表现出来,对
《扬子法言》(以下称为《法言》)是西汉末期扬雄的一部代表作品,是模仿《论语》写成的。《法言》是扬雄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不仅是研究扬雄,同时也是中国语言史研究不可缺少的著作
针对现有的煤矿监控系统双机热备方案存在存储设备投资费用高、可靠性相对较差、主机中断后恢复数据算法复杂等缺点,设计了基于纯软件模式的双机热备数据同步软件,该软件依据
根据可靠性理论和蒙特卡罗法原理,结合ANSYS软件,以高压球罐为研究对象进行可靠性分析。依据实际工况,判定该研究对象的设计参数服从正态分布,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500次随机
在不断涌出新兴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内部人才培训,诸多公司针对内部人才的培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如此以来就要针对我国公司的内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戏剧是响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名著。目前莎剧已经翻译成法、德、日等诸多国家和民族的语种。就藏语言文学翻译而言,也已有了斋林旺多老人翻译的莎剧名著之藏译
对通指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为止尚无统一定论。语言学研究主流为逻辑与结构形式语义分析,因忽视概念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无法从本质上解释反例容忍现象,本文试以认知理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