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千年将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世纪”,而中国将成为新世纪最大的游客接待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如何向世人推介自己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了许多学者及旅游界人士关注思考的一个热门话题。因而景点介绍语篇在旅游产品推介中起到提供信息、吸引读者、交流文化的作用而受到重视。很多学者对景点的翻译及译文都进行过探讨,不过以中英景点源语介绍语篇对比做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为数不过。因而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词汇衔接在两种语言文本中应用,以期抛砖引玉为翻译与英语教学提供一定借鉴意义,促进跨文化交流。 “衔接理论”是韩里德和哈桑最早在《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提出来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韩里德认为语言有三种主要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是语言系统中组成语篇的功能。它包括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构成衔接的意义关系是语篇的特性之一”。衔接是语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来哈桑及国内学者如胡状麟等又进一步扩大了衔接概念的涵盖范围。根据韩里德与哈桑对衔接的表述,在词汇、语法层面,衔接可分为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包括词汇复现与词汇同现。词汇复现手段主要有重复、同近义词、上下义词、概括词。由于时间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对中英文景点介绍语篇中的词汇衔接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所选语料为20篇中文与英文的景点介绍语篇。本文采用统计方法在数量和内容上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词汇衔接的异同。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中文复现频率较英文高,而词汇复现中,中文重复手段比较突显特别是在跨句衔接中,英文中上下义词复现较为明显。除重复外其它词汇衔接在中文中更倾向于句中衔接多特别是同义和反义。而且中文中同近义、反义衔接有很多是四字格结构或对仗结构,而同现关系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因果关系所占比率也较英文高。从衔接内容看,中文词汇衔接涉及较多关于历史人物、朝代、文学作品,景区级别等的衔接内容,而英文语篇中则较多出现关于路径、距离、票价等的衔接内容。这些差异与汉语思维或语言组织的“意合”为主、英语的“形合”为主,及“意合”与“形合”的辩证统一、审美文化价值观及历史与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