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和转喻的互动:英汉人体词语“肠”的对比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认知理论框架下,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修辞,更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手段,是是构成语义的基础。众多对转喻和隐喻的研究表明两者的界限很模糊,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转语和隐喻间的不同相互作用模式,且相互作用中转喻比隐喻更基础。对隐喻和转喻的理论研究为解释语言现象提出了充分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隐喻和转喻研究日益关注人体词语。究其原因,人体最易被感知、熟悉和认识,人身体各个部位和器官也便构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体是看做是认知最基本的工具和手段,人们也倾向于用人体词语表达想法。国内对英汉人体词的认知研究虽然比较丰富,但多数仅仅采用定性方法对诸如手、眼等常用人体部位泛泛研究,更为复杂的“心”以外人体内脏器官却很少关注,对人体词语表达的隐喻转喻运作机制更是很少提及。本文以理想化认知模式理论为指导,借助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英汉人体词语“肠”的非字面意义进行研究,在总结、对比英汉“肠”的非字面用法及其频率的基础上,探讨“肠”词句的概念认知过程,以期解释由于人类普遍的“体验”认知和文化差异对英汉“肠”词句用法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英汉“肠”的非字面意义在其表达中占有更大比例;其次,英汉人体词语“肠”的转喻用法比其隐喻用法多,一些“肠”非字面意义用法充分体现了隐喻转喻的相互作用,即隐喻源域中的转喻延伸,隐喻靶域中的转喻延伸,隐喻靶域的对应要素之一的转喻压缩和隐喻靶喻中的转喻压缩;再次,英文“肠”的名词转动词用法的认知过程是转喻,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模式是隐喻源域中的转喻延伸;最后,人类普遍的身体体验使两种语言有相似的词语用法,但是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导致“肠”的用法上的差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词块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课题。然而,不同学科中使用的词块究竟有多大的差异仍然有待研究。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以食品
发达国家的火箭炮性能先进,价格昂贵;发展中国家的火箭炮技术含量适中,只具备一两项先进技术特征;财力有限的国家改进现役老式火箭炮,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更强的战斗力。
目的了解湖州市早产儿改经口喂养准备评估的现状及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9例开始经口喂养的早产儿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患儿改经口喂养时一般情况、改经口喂养指征、经口喂养表现。结果3家医院新生儿科均无早产儿喂养过渡的管理指南,缺乏经口喂养具体评估方案,评估指标较单一;成熟度、行为指标、生理状况、口腔运动功能均为影响经口喂养表现的独立相关因素,t=5.24、3.09、7.11、3.23,均P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的疗效及内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方法:2006年5月~2009年10月对40例胸腰椎结核的患者进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采用前路或后路内
基于国内招商引资项目文本汉英翻译现状,本文运用语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该类实用文本英译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从近30家省市级政府网站中选取59个译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工具综合应用成效及存在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总结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品质管理圈(QCC)、根本原因分析、医疗照护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实践。针对质量管理工具应用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系统培训质量管理知识、实例演示、规范项目的全程审核、开展竞赛活动、专家及时指导解惑等措施。结果PDCA、QCC项目共1 798项,其中1 795项其改善后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