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分层感知(Perceived Social Stratification)是个体对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所处社会等级的感知。社会阶层的构成日趋多元化,社会分层感知的标准和测量方法作为研究的核心,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财富、声望、权力等变量。 归因(attribution)是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和推论的一种内在心理认知过程,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和应对行为。 本研究试图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分层感知(Perceived Social Stratification)是个体对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所处社会等级的感知。社会阶层的构成日趋多元化,社会分层感知的标准和测量方法作为研究的核心,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财富、声望、权力等变量。
归因(attribution)是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和推论的一种内在心理认知过程,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和应对行为。
本研究试图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探讨社会分层感知的多维结构,编制中国社会分层感知多维结构量表,调查大学毕业生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的特点。然后编制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的归因量表,从归因模式这一内在心理机制探讨解释大学毕业生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的特点。本研究探讨以下五个研究问题:
(1)建立大学毕业生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的量表;
(2)大学毕业生社会分层感知的多维结构;
(3)探讨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现状的分布特点;
(4)大学毕业生归因模式问卷的编制;
(5)基于自我评价的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的归因特点研究。
得出了以下结论:
⑴ 大学毕业生社会分层多维感知问卷和归因问卷信度效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心理测量工具。
⑵大学毕业生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的结构包括五个维度:传统优势资源、新增社会资源、新增经济资源、个人特征资源和主观精神资源。
⑶大学毕业生社会分层多维感知特点:在整体分布上呈纺锤型,在性别、毕业年限上的社会分层多维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⑷大学毕业生归因特点:使用最多的归因模式为部位性和公平性。高阶层感知和低阶层感知群体在归因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新增经济资源、个人特征资源和主观精神资源上的归因差异。
其他文献
充足的睡眠对我们身心健康、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生活中人们常常由于工作、学习、生活习惯等原因自主地减少睡眠时间。而由于睡眠不足对主观困倦的影响较小,人们常常低估其给认知带来的影响。实际上,在睡眠研究中,已经一致地发现睡眠不足会使警觉性下降。但是睡眠研究领域中,睡眠模式改变对认知影响的相关研究非常少。因此,人们是否能适应长期的睡眠不足,而且是否不同水平的认知功能以及相应的事件相关电位都对现实生活中
社会排斥是指由于为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排斥、拒绝、孤立、无视等。社会排斥会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导致消极情绪体验,降低积极情绪和自尊水平,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被排斥者也会减少帮助意愿,甚至表现出攻击倾向,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隐患。而渴望归属于一个社会群体、被所属的社会群体接纳,和他人形成积极、稳定、
心理一致感是个体对其生活的总的感知.这种心理倾向比较稳定.心理一致感由可控制感、可理解感和意义感三个方面组成.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价值观逐步完善和向社会性转变的过程中,他们会面临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如今,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与关注.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航空高职学生的心理一致感的特点,然后采用团体辅导和阅读治疗两种干预手段来促进航空高职学生的心理一致感的提升,从而促进
研究目的: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诠释。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若干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充分体现了新疆各民族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价值观念,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风俗习惯、文化教育在各民族的集中反映,它以丰富的内涵、多彩的形式记录并影响着各民族的发展历程,理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训行业老师是指根据学生的需求,研发教学产品、传授技能和知识,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某项技能,通过某类考试等的这一类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具有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错位等特点,因而他们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加之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剧。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往往会引发职业倦怠。心理一致感是个体总体上对生活的认知倾向性,综合体现在个体对于生活中各种压力的看待
1995年美国丹尼尔·戈尔曼,发表了《情绪智力》一书,引发了世界多国对情商的关注与研究。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情商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以及生活质量。而近年来,我国媒体报道在社会中、学校里因矛盾纠纷导致情绪失控而暴力犯罪、因不堪压力或经受挫折不会调节情绪而自杀的悲剧事件愈发频繁,引发了笔者对我国情商以及教育状况的关注。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的情商教育还有待改进完善的地方。众所周知,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增强,大众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电子游戏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青年群体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并且有向中年、老年群体渗透的趋势。电子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还被应用于教育活动、心理宣泄等方面;甚至发展成为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在国内兴起电子竞技的热潮,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游戏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游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的热点研究方向,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深度森林模型作为一种基于决策树的新型深度学习模型,为基于不可微构件的深度学习打开了大门,展示了无需反向传播即可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在深度森林这个新的研究方向上进行拓展,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置信筛分的深度森林模型。针对中大规模数据样本的学习,本文提出基于置信筛分的深度森林模型gcFor
日常生活中充满着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快速加工,可以帮助个体及时对外界情境做出正确反应,提高个体的生存适应能力。面对形形色色的信息,人们会快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负性威胁信息上,形成快速且灵敏的注意偏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注意偏向不仅是伴随着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或表现,更是这些心理疾病得以产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Hayes,Hirsch,&Mathews,2010)。因此,对注意偏向的影响因
亲密关系是个体维持幸福感和关系稳定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亲密关系领域内,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亲密关系满意度上的水平要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积极事件表露作为关系双方日常沟通过程中的一种行为,不仅受到成人依恋类型的影响,同时,国外大量的研究证明了积极事件表露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因此,积极事件表露是否在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起到内在机制的作用值得探讨。 探究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