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5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陆地水文循环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过程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同时也导致了渭河入黄水量的锐减,引起一系列制约人类生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的变化及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1960-2006年渭河干流陕西段控制性水文站:林家村、咸阳、临潼、华县近50年的实测径流资料,结合宝鸡、武功、西安、铜川4个国家气象站台1960-2006年的气象资料,开展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分析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年内分配基本特征。研究区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径流年内分配逐渐由不均匀向相对均匀转变,同时年内各月径流量逐年减少;空间上表现为越向下游,年内径流越为集中,变化越剧烈,年内分配越不均匀。  (2)分析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研究区各典型水文站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年际波动较大,20世纪60年代径流量相对较多,70年代径流量减少,80年代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自90年代到21世纪初径流量持续下降,总体呈现逐年显著减少趋势;空间上表现为随流域面积的不断增加,流域调蓄能力逐渐加强,年际变化幅度逐渐减小。通过对变异点的综合识别表明,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在1993年发生显著下降突变。小波分析显示,研究段径流主要存在5a左右、11a-14a、34a左右的主振荡周期。  (3)定性与定量分析影响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变化的因素。在近50年的研究时段内,气候因素以62.66%的贡献率成为导致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降水量的变化占主导地位;通过天然径流量与还原水量的对比表明,还原水量占天然径流量的百分比从60年代的7.02%增加到90年代的30.77%,增长了4倍多,表明人类活动对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量的影响正在逐步攀升,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其他文献
PTFE具有优异的自润滑、低摩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但耐磨性较差,因而人们在利用不同种类的填料对PTFE进行填充改性,提高耐磨性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在使用纳米无机填料填
去张店的路上发现天上的云居然连成了一大片,几乎就是从辛店到张 店的距离,简直太壮 观了!“一团团、一簇簇”那些词根本不能形容它了。妈妈说这样的云称为“千里阵云”或“万里排云”,老爸接着告诉我,书法中“横如千里阵云,撇如陆断犀象……”唉,我被迫又上了一节书法课。  妈妈提议我们以“云”为题进行诗词接龙。我先开口抢占先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妈妈接着对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
期刊
本文仿照人类利用双目线索感知距离的方法,实现对三维空间目标的定位,运用二个或多个摄像机对同一景物从不同位置成像,进而从视差中恢复距离;从实践的角度对立体视觉在番茄收获过
本文选用挤压铸造法,分别制得Mullite/Al-4.5Cu及Mullite/Al-Mg-Si两类复合材料。采用硬度测试(HB)、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固溶淬火残余形变度对M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