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陆地水文循环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过程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同时也导致了渭河入黄水量的锐减,引起一系列制约人类生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的变化及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1960-2006年渭河干流陕西段控制性水文站:林家村、咸阳、临潼、华县近50年的实测径流资料,结合宝鸡、武功、西安、铜川4个国家气象站台1960-2006年的气象资料,开展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分析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年内分配基本特征。研究区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径流年内分配逐渐由不均匀向相对均匀转变,同时年内各月径流量逐年减少;空间上表现为越向下游,年内径流越为集中,变化越剧烈,年内分配越不均匀。 (2)分析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研究区各典型水文站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年际波动较大,20世纪60年代径流量相对较多,70年代径流量减少,80年代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自90年代到21世纪初径流量持续下降,总体呈现逐年显著减少趋势;空间上表现为随流域面积的不断增加,流域调蓄能力逐渐加强,年际变化幅度逐渐减小。通过对变异点的综合识别表明,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在1993年发生显著下降突变。小波分析显示,研究段径流主要存在5a左右、11a-14a、34a左右的主振荡周期。 (3)定性与定量分析影响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变化的因素。在近50年的研究时段内,气候因素以62.66%的贡献率成为导致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降水量的变化占主导地位;通过天然径流量与还原水量的对比表明,还原水量占天然径流量的百分比从60年代的7.02%增加到90年代的30.77%,增长了4倍多,表明人类活动对渭河干流陕西段径流量的影响正在逐步攀升,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