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近年来高发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而引起相应部位皮肤粘膜病变。临床上多见于外生殖器及肛门等部位,并导致该部位形成菜花状或乳头瘤样增生赘生物。该病具有传染性强、增生快、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有报道其复发率可高达30%。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在国内及国外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是1835岁的年轻人。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垂直传染和通过间接物体传染。目前治疗该病的临床方法有多种,如冷冻、激光、电灼、外用药物等,虽然这些方法可清除疣体,但是不能清除HPV潜伏感染和亚临床感染类型,因此治疗后容易复发。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又称艾拉光动力疗法(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是一种以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为基础,在特定的红光波长下,发生光动力学反应,破坏被HPV病毒感染的细胞,并使病变组织脱落,而临近正常组织则不受影响。光动力疗法治疗CA既能很好地清除疣体,又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但需要多次治疗才可消除疣体;以及照射深度有限,造成局部外用的ALA渗透性有限,在皮肤组织内其渗透深度小于2mm。二氧化碳(CO2)激光作为CA的常规物理治疗方法,具有可快速清除肉眼可见疣体的特点,但是对周围潜伏感染区域无治疗作用,且不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咪喹莫特主要是通过免疫调节机制诱导多种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激发机体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来产生间接的抗病毒作用,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治疗CA时我们可以结合CO2激光先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增加其穿透性,同时应用咪喹莫特增强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可能会有效提高CA的治愈率以及复发率等问题,并减轻患者痛苦。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光动力三阶段疗法,第一阶段使用CO2激光去除显性疣体,第二阶段使用ALA-PDT,第三阶段使用咪喹莫特。为探讨光动力联合CO2激光与咪喹莫特乳膏治疗CA的治愈率、疗效、复发率和安全性。对符合要求的CA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共120例。观察组采用光动力三阶段疗法,先用CO2激光联合PDT治疗3次结束后再继续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采用PDT治疗3次,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疣体清除率、潜伏感染部位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为临床上治疗CA提供合理依据及指导。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0例CA患者。均符合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CO2激光首先去除疣体;再外用20%ALA,敷药范围的直径均为2 cm,外用聚乙烯薄膜封包,胶布固定。3 h后使用红光照射,光照能量密度为80120J/cm2。710 d重复治疗1次,共治疗3次;之后继续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3次/周,疗程为8周。对照组采用单一ALA-PDT,疗程为3次,方法同观察组。每次治疗后1周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观察,末次治疗结束后疣体完全清除的病例纳入复发统计,并在第1周、4周、8周、12周、24周随访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疣体数为93个,对照组为79个。末次治疗后观察组疣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潜伏感染部位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与随访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两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对照组单一光动力疗法相比,观察组光动力联合疗法治疗CA高效,可显著提高治愈率、疣体清除率、潜伏感染部位治愈率和减少CA复发率,优于对照组,且其安全性及耐受性相对安全。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操作较对照组复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患者均可以耐受,在15d内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