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放疗技术飞速发展,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已成为放疗主要技术之一,并越来越多应用宫颈癌的治疗中,但其并未完成考虑肿瘤退缩及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分次内的器官运动对患者受照剂量的影响。随着机载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应用于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mage-Guided RadioTherapy,IGRT),就逐渐开展了在线修改或重新优化计划的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本论文首先利用机载的锥形束CT扫描系统,获得CBCT图像,与初始计划CT相配准,获取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及相对应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其次利用CBCT对放疗过程中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s,ROIs)的体积及空间位置变化进行监测,使用体积差异法、DICE相似度法(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来量化评价其变化情况。同时在自动勾画软件(Atlas-Based autosegmentation,ABAS)系统中,以首次CT勾画的ROI为模板,自动勾画第二次CT的ROI,并在Oncentra系统上进行手动ROI勾画。将自动与手动勾画的ROI传输到飞利浦Pinnacle计划系统进行比较并利用DSC、体积和时间等参数来评估自动勾画效果。然后,为了评价自动脚本设计方案的临床效果,由高年资物理师使用自动化脚本和手动两种方法进行计划设计,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及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计划设计所需时间(t)等参数指标。最后,综合以上技术对宫颈癌自适应放疗进行探索性研究。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将基于CBCT图像勾画出的ROI配准后映射至初始定位CT图像中,运用自编脚本程序对5-7组CBCT图像进行ART自动计划设计。将ART计划导入MIM软件系统,生成累积剂量计划,并与原始CT计划对比。探讨宫颈癌自适应放疗的最佳实施方案。对于宫颈癌患者,使用个体化的自适应放射治疗方案是完全有必要的,可避免宫颈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减少甚至取消靶区扩边。同时可针对影像设备反馈的肿瘤退缩、危及器官位置变化等信息及时调整计划,保证了剂量的准确性。最终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