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艺术人类学视角以及研究策略,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历史优先性作为原则,以不同民族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前提,从美感的形成机制入手探讨美感问题。
本文首先谈到美感研究的范式变革问题,通过本体论范式的美感研究、知识论范式的美感研究和艺术人类学范式的美感研究,把美感研究的范式转变不仅看作学科方法上的应用,而且看作当代思维范式变革和转换在美学研究中的反映。其次,通过对“美感”这一术语的语义学分析,确立“美感”这一术语在当代美感研究中的合法性。进而分析美感的文化相对性、不可通约性等显示美感问题的复杂性,并以美感的类型分析揭示美感研究的必要性和当代意义。在正文部分,第一章阐释“审美情境”的理论内涵,分析审美情境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转换机制等对美感研究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审美情境与审美活动的关系,比较对审美流程的不同观点,勾勒出审美情境中的审美流程图,以图表的形式复现美感生成的几个主导因素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本文论述在一定的审美情境中,影响美感形成的审美客体的关键要素:语境和审美意图。第四章论述审美判断。在这一章主要研究审美判断的主体条件——审美认知图示,影响审美判断的知识以及审美标准等,通过对影响审美判断的要素分析,把美感问题的复杂性加以细化,并揭示出跨文化背景下美感研究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