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群体特征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质量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也对大学校长提出了要求。大学校长他们的管理理念、领导方式以及治校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发展,因此人们对于大学校长也都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在确定高校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从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从人口统计学、教育背景、学术背景以及职业背景四个方面的群体特征进行数据描述分析,总结出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这一群体所呈现出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为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未来队伍的发展提出意见。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本研究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校长主题的相关文献搜索,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校长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也进行阐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阐述了关于大学校长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对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群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在数据统计分析之前对样本的选取与资料来源、指标建立的原则以及对人口统计学背景、教育背景、学术背景以及职业背景四个指标的建立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第四,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群体特征的结论。第五,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研究结论对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未来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1.适当增加女性校长的比例;2.适当调整任职年龄;3.重视大学校长的多元工作经历;4.扩大任用范围,平衡内外任用的比例;5.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学位的校长,打破“重理轻文”;6.适当提高校长的国际视野。最后,总结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改革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
自2000年我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黄河科技学院成立至今,我国的民办本科院校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发展时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开始,“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逐渐得到发展,本科生的大学经历与学习效果成为学校及学者研究的重点。诸多学者聚焦于课程与教学对学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其在清华大学任校长达17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清华,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他在国立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以及后来的台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人才竞争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识教育理念已经被国内外的高校普遍接受。通识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公共教育曾一直处于
随着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浪潮。全球范围内的对外投资被世界各国作为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
公信力是一种使受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一劳永逸。公信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高度重视公信力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民
健康权是被众多国家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应该平等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良好、有效的健康权保障机制,有利于公民健康权的实现,能保障人们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本论文是关于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文化产业的概念等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国内外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趋势,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