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本土电影市场迅速崛起;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好莱坞为首的外来大片进一步涌来,国产文艺电影的生长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嬗变。 作为电影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文艺电影不仅能为商业电影提供新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方式,拓宽电影题材类型,还能丰富电影市场的多样性。文艺电影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因此在提高电影受众鉴赏能力,促进电影制作水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价值方面,文艺电影对社会现实的鞭策,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也具有一定社会教化作用。然而,随着国产商业大片的崛起和外来大片的不断涌入,加上文艺电影自身“内容晦涩”、“题材小众”等特点,其与受众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鸿沟,导致文艺电影遇到前所未有的传播困境。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突破文艺电影的商业传播困境,提高文艺电影的传播质量,是横在很多电影人以及专业学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采用传播学、营销学等理论以及文本分析、深度访谈、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建国以来的文艺电影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然后对文艺电影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重点剖析了目前文艺电影的商业传播困境及产生的原因。在以上的基础上,继而提出了相对应的传播策略,为文艺电影破除传播困境、优化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本文共分为四章,每一章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对国产文艺电影概念界定,然后简单梳理了文艺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商业价值及社会价值等角度概述了文艺电影的价值。 第二章:通过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重点对传播受众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电影受众“呈年轻化趋势”、“高学历受众居多”等特点,而文艺电影受众的“受众总量上升”、“小众局面未变”、“观影途径网络化”“中老年受众缺席”等特点凸显。接着,对文艺电影“线性传播模式”、“循环传播模式”两种传播模式的重点分析,为探究文艺电影商业传播困境及原因打下基础。 第三章:本章总结了国产文艺电影“高口碑低票房”的商业传播困境及产生原因。一方面,文艺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无数,却很难被国内大部分受众接纳,带动不了票房;另一方面,资金投入很少,商业包装尴尬。究其原因,这不仅和文艺电影本身形态及主题有关,更与导演自身坚守有关。当然,以好莱坞为首的外来大片和以粉丝电影为代表的商业大片双重夹击也是其传播困境的外部原因。 第四章:剖析困境原因后,本章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渠道等角度有的放矢提出了对应的传播策略。首先政府要设立政策支持,畅通传播渠道;制作方要积极寻求商业反哺,立足受众,重视受众培养;也要创新传播内容,拓展新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