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话语的研究是国内外语言学家和研究者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话语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语言学者从不同角度致力于教师话语的研究,对教师话语数量和类型,教师话语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教师提问、反馈和纠错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涉及语用、认知、二语习得等各方面,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教师话语人际意义的却尚属少数。本文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语用学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对所搜集的教师话语语料进行分析,在文章中实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的有机结合,为教师话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教师话语的研究;另外,对教师话语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教师话语目前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情况和角色关系,并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师话语质量,努力创造出一种轻松、活泼、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从而有利于师生间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沟通,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论文选取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堂的教师话语为切入点,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话语中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各种词汇及语法手段得以实现的,从而揭示了教师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及师生间的角色关系。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目的、和结构框架。第二章是对国内外教师话语研究以及人际意义的发展与研究的综述。第三章介绍论文的理论框架,对韩礼德提出的纯理功能以及人际意义理论进行阐述。第四章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第五章从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三方面对所搜集的教师话语语料展开分析,对本论文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给予了详细探讨及解答。第六章对全文做出总结,并指明本研究的启示和局限及以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