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习中的词汇习得需要良好的记忆能力,因此语言学习与记忆一直以来就是心理语言学的核心研究问题。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词长效应是工作记忆研究中发现的现象,即长词的记忆困难大于短词。解释词长效应的经典理论有:工作记忆理论,特征模型理论,整合理论,以及CCPP理论。2007年,Tehan等人首次将词长效应的研究引入到长时记忆领域,发现了反词长效应,并提出了词条-位置权衡理论,从而拓宽了词长效应的研究视野。在我国,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者最困难的任务,但研究英语词长对记忆效果影响的学者甚少,有关词长或反词长效应在长时记忆中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是空白。本实验研究以30位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为实验样本,参照Tehan等人的研究范式,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英语词长效应研究。研究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在英语词汇的记忆中是否存在词长或反词长效应?2)记忆任务中长短词以不同顺序出现是否会影响词汇的记忆?3)发音抑制能否导致词长效应出现?是否受到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4)在即时回忆和延时回忆双重任务中,是否依然存在词长效应?为了观察通过样本所采集的数据能否概括到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研究者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了推断统计,以保证此项研究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根据以上的研究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四个实验。实验一:长词系列和短词系列分别呈现后的即时按序逐词回忆测试;实验二:长短词按不同顺序排列出现后的自由词条回忆测试;实验三:长词系列和短词系列分别在呈现后提供发音抑制材料,然后进行延时自由词条回忆测试;实验四:短词和长词系列呈现后分别进行的延时自由回忆+即时顺序回忆测试。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词长效应、而非反词长效应,存在于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词汇习得中。实验结果表明,词长效应在即时按序逐词回忆任务中、发音抑制干扰后的回忆任务中、以及“延时自由回忆+即时顺序回忆”回忆任务中均存在,即在实验所涉及的多种任务中,长词的回忆效果比短词的回忆效果差。此结果支持“特征理论”和“词条-顺序”理论,证实语音存储和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增加了长词记忆的困难,证实记忆痕迹随着时间流逝衰减是导致的长词遗忘的主要原因。2)长短词条的组合顺序不同可以影响单词的记忆。3)学习者年龄,性别因素差异在发音抑制情况下不会引发词长效应的显著差异。4)词条记忆后的介入双重任务会影响长词的记忆。另外,对受试者的回忆策略的采访结果表明,多种词汇记忆策略结合使用对长词的回忆有帮助。本实验研究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有关国内外有关词长效应的研究综述。第三部分介绍有关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及词长效应的相关理论综述。第四部分详细阐述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目的,被试,测试材料以及数据收集工具。第五部分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四个实验的研究发现并给予文字说明和解释。第六部分结合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发现来讨论实验的研究结果。第七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指出了它的启示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