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的公共政策框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共政策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特别是城市设计编制理念与方法的研究分析,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入手,探寻其意义及实践价值。借鉴其它相关研究,摸索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的公共政策框架建构,以期探寻推进中国城市设计改革的发展之路。  针对于公共政策,已有许多相关研究,“物权法”、“公众参与”、等概念层出不穷。可是,现阶段有关“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的公共政策框架研究”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仍很薄弱,且与城市建设,公共政策两方面的联系都不够,实践性不强。对于究竟什么是“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的公共政策框架研究”,怎样运用其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设计编制,促进城市规划建设,怎样通过“建构公共政策框架”来指导城市设计编制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系统的研究。  对此,论文从研究公共政策本体出发,广泛借鉴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公共政策的相关概念、内涵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共政策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及各自的侧重点,建立了公共政策与我国现阶段城市设计编制各阶段相对应的原则,强调了公共政策应该贯穿于整个城市设计工作各阶段的思想,并对各阶段体现其公共政策性的任务、内容作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城市设计编制阶段公共政策框架的概念、构成以及城市设计各阶段建构城市设计编制阶段公共政策框架的主要方法,试图通过城市设计编制阶段公共政策框架的建构,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进行整体把握,有效的指导下各个层面的城市设计;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编制阶段公共政策框架的塑造方法,从而有利于促进城市设计编制公共政策性的形成,增强城市设计的公共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的公共政策框架研究,不仅是为了明白什么如何编制城市设计,更应该通过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城市设计编制的方式,最终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面向公共政策的城市设计编制解决途径,以便更好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我们的城市。
其他文献
厦门位于我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是近代我国最先开辟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在开埠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近一百年的时间内,厦门发展成为了一座繁荣的消费性港口商业城市,在近代时期修
学位
针对办公建筑使用的时间比较集中在白天,夜间通常不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适应办公建筑特点的夜间通风设计策略。夜间通风设计是在白天当温度较高(一般是室外空气综合温度高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历史文化城市和传统居住社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北京为例,城市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传统社区的历史风貌
本文针对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实践日益增多,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而在技术方法上仍处于茫然不成体系的现实,在参照欧美国家自19世纪至今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领
学位
本论文是导师汪永平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104)的子课题之一。藏东贡觉县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古寺庙、王府、民居等建筑遗产众多。该县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独一具备生命力的主要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合理地布局城市公园绿地,能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然而公园的
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钢材产量相对过剩的大背景下,钢结构住宅将节约资源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在建筑领域中并响应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而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为
学位
绿色居住区作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生态(自然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根据地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