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与骨块运动学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据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将从目前的每年160万增长至每年630万。绝大部分的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老年人,因此手术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已经成为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髓内钉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相关的机械性失效和术后并发症也逐步引起了临床的重视。不少学者都对髓内钉术后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探讨。受到条件的限制,既往研究都是通过X线测量对髓内钉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CT的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与骨块运动学测量方法,在进一步探讨髓内钉与骨块运动学情况的同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索髓内钉术后机械性失效和并发症的原因。研究目的1、建立基于CT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与骨块运动学测量的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精度,为进一步分析髓内钉和骨块运动学影响因素提供技术支持。2、通过对采用髓内钉固定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准确测量髓内钉和骨块的运动学情况及相关参数,探讨影响髓内钉和骨块术后运动的因素。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3年11月53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术后及术后3个月的CT资料。应用Mimics16.0软件对术后CT资料进行处理,测量术后头钉退钉、主钉在所定义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位移。归纳术后髓内钉和骨块的运动学规律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内固定类型、骨折稳定性、复位质量和第一平面的完整性等因素的关系。结果1、头钉退钉距离为-1.09(-2.60,-0.17)mm,术后髓内钉主钉在第一平面的移动距离为-0.3(-1.52,0.43)mm,主钉在第二平面的移动距离为-0.21(-1.03,0.36)mm。2、年龄、性别、骨折稳定性、复位质量与术后髓内钉运动性无显著相关(P>0.05),第一平面完整性与头钉退钉距离和主钉在第二平面的移动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患者年龄、性别与术后髓内钉运动学无显著相关性。2、现有建立在AO分型基础上的粗隆间骨折稳定性分类与对术后髓内钉运动学无明显相关性。3、目前关于复位质量的评价方法与术后髓内钉运动学无显著相关性。4、第一平面内侧皮质的完整性与髓内钉术后位置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术后髓内钉运动的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体外磁场定向迁移尾静脉注射的SPIO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治疗的影响以及对脊髓组织中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全骨髓培养法获取SD大鼠
试验按0.6mg/kgBW单剂量对健康仔猪灌服亚硒酸钠溶液后,系统研究了仔猪血液中硒浓度与抗氧化系统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健康仔猪体内抗氧化系统随机体硒水平的变化而变
目的:探讨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 ADS)行椎管减压+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时上端固定椎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3年期间在本科室进行椎管减
目的了解5年间南昌市≥50岁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导出历史卡片,用SPSS软件分析2011-2015年报告现住
独立学院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调查发现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健全和当前的就业环境也是造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
研究背景和目的: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局部脑组织区域性血液供应障碍,产生缺血缺氧性坏死病变,导致与病灶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CI患者发病后短期
目的研究术中静脉输注氨基酸对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 I或Ⅱ级,随机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成为全球一股不可抵挡的热流,区域间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各国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纷纷参与了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据统计,在世界贸易组织
治理型内部审计因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而产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之一。是以风险为基础,为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目标,由具备复合型才能的职业人员所从事的重在监督和评价
"佛系文化"是以青年群体为中心的一种价值观念的表达方式。但是这样的价值表达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产生对自我人生理想的漠视、社会道德义务淡化、家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