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是一直以来国内外公认用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及脊髓型颈椎病的标准术式,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日益突显,比如喉神经的损伤、有症状的假关节的形成、食管气管的损伤等,而相邻节段退变问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是最常见的一种。颈椎间盘置换术(CTDR)是针对ACDF的弊端而新研发的一种手术方式,被认为是能取代ACDF用以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的新术式。但CTDR引起的异位骨化和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在临床中仍存在争议,故CTDR是否优于ACDF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论。对比CTDR与ACD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病的疗效作Meta分析,从而评价两种术式在临床疗效上是否存在差异,以期能为临床一线工作者在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病的术式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自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 Cochrane Library、美国MEDLI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有关CTDR与ACDF这两种术式对比治疗18至65岁的单节段退行性颈椎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研究文献,并通过Cochrane针对随机对照试验制定的“偏倚风险”(risk of bias)评估工具对纳入本研究的文献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计2426例患者,其中CTDR组1258例,ACDF组11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术后颈部残障指数(NDI)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31,95%CI=-5.04-0.43, P=0.098;2.术后NDI success上椎间盘置换组要优于ACDF组RR=1.08,95%CI=1.03-1.14, P=0.004; 3.术后手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arm visual analog scale, arm VAS)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9, 95%CI=-1.45-1.27, P=0.896; 4.术后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neck visual analog scale, neck VAS)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5.41,95%CI=-1.67-12.48, P=0.134;5.术后SF-36量表评分上椎间盘置换组优于ACDF组WMD=2.15,95%CI=0.29-4.01, P=0.024; 6.术后ROM上椎间盘置换组显著优于ACDF组WMD=6.46, 95%CI=3.42-9.50, P<0.001;7.术后radiological success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91-1.15, P=0.668;8.术后再手术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53-1.11, P=0.159。结论: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及脊髓型),其根本原理是通过解除压迫、减压,从而为神经、脊髓功能的恢复争取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研究的数据分析来看,椎间盘置换组在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ACDF组。从中短期观察来看,椎间盘置换组在保留颈椎活动度明显优于ACDF组,但在降低再手术的风险方面并没有显著优于ACDF组;可能受研究方案设计的科学性、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水平、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小、可能发生的各种偏倚、随访时间的有限等原因的限制,故未来需要合并更多高质量、高可信度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更可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