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教学需求。随着生态学理念和观点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态属性和课堂教学中“人”的生命性,关于生态课堂建设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心,对生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尤为重要。由于生态课堂需要整体性评价、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交流互动、符合教学质性评价对自然情境的要求,以及更利于实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视域融合”等属性,使得在生态课堂中开展教学质性评价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结合生态课堂建设、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运用教育学、生态学、教育评价学等理论对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和比较研究法,提出并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的理念、实施步骤和方法。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简述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新意。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分析。在这一部分中,文章首先从对评价和生态的概念分析入手,结合质性研究和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界定了质性评价和生态课堂的概念和内涵。第三部分,教学质性评价在生态课堂中运用的必要性。这部分首先分析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区别与整合;然后在对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的相关分析中,归纳出生态课堂需要整体性评价、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交流互动、符合教学质性评价对自然情境的要求,以及生态课堂更利于实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视域融合”等属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教学质性评价在生态课堂中运用有其必要性这一结论。第四部分,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的价值取向。这部分从教学质性评价的目的谈起,通过分析生态课堂对教学质性评价的要求,归纳出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的价值取向为:整体系统性、动态生成性、生态性、联系性、平衡性和开放性。第五部分,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在这部分中,文章先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了评价理念的确立;然后介绍了评价标准的制定,并举出实例,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予以比较、分析;最后讨论了评价方式方法的运用。第六部分,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实施的过程。文章尝试着从课前:制定评价计划;课中:收集评价材料;课后:分析、整理评价材料,撰写评价报告这三个方面,依次对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实施的过程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