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态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演化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最突出的性质之一,它在量子信息学中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纠缠态是量子光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今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光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一直是量子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963年,Jaynes和Cummings用纯量子的方法描述了一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光场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物理学家们对此模型作了大量的研究,并作了多种形式的推广,利用这些模型对纠缠特性的研究在量子通讯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利用描述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典型理论模型,研究了光场与纠缠态原子的作用,当一个原子和光场相互作用,同时考虑强度耦合的情况下研究了两个原子和光场的纠缠特性,并且通过操纵腔外的一个原子研究了腔内原子与光场的纠缠特性。研究表明,强度耦合使原子与原子,光场与光场之间的纠缠呈现周期性,在纠缠演化过程中能够保持最大值不变,不考虑强度耦合时,纠缠的最大值不能够保持。当光子数为零时,不考虑强度耦合,纠缠特性也具有周期性,最大值能够保持。通过操纵腔外的一个原子,原子与光场的演化可以出现纠缠和解纠缠等情况。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自放电小、比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和电动汽车等。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蓄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材料的选取,尤其是负极材料的选取。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多采用各种碳材料,如石墨、焦炭等。相对于金属锂而言,尽管碳材料在安全性能、循环性能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碳材料的嵌锂电位接近于金属锂,在电池过充电
本文主要提出并研究了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一种新的非线性吸收机制——含铁磁尘埃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以及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一种新的非线性散射机制——等离子体中漂移涡
锆钛酸铅镧[PbLa(Zr,Ti)O,简称PLZT]薄膜具有优良的介电、铁电、压电、电光等效应,广泛应用于微电容、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非挥发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光电开光等领域。本
本论文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工作组成。第一部分是Ag纳米粒子掺杂的LuO:Eu薄膜和粉术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及其光谱性质研究;第二部分为Tb掺杂的LuO纳米粉末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结
关联成像,又名符合成像或鬼成像,是起源于量子理论的一种全新的成像理论.关联成像所表现出来的奇特性质已成为近十年来物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关联成像源于量子纠缠,从最初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