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自我”真诚言说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星璀璨的当代文坛,张洁作为两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倍受瞩目。张洁倾注了作家生命体验的真诚写作一方面成就了她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史中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因其为人为文的“偏激”与“尖刻”倍受争议。本文认为,探寻“自我”是贯穿张洁小说创作的主线,在言说“自我”时的“极限真诚”则是导致其作品毁誉参半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通过对张洁小说创作的整体解读,探究张洁作品中对于“自我”的开掘,以及这种倾注了作家生命的真诚言说所带来的利弊得失。论文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张洁小说创作中探寻“自我”的发展脉络。张洁在创作观念、叙述重心以及创作风格这三方面的变化表明:张洁小说创作中所探寻的“自我”的内涵由普遍之“人类”转向个体之“我”;实现“自我”的途径由报效祖国转向个体灵魂的自由;建构“自我”的叙述方式也由写实转向了自传。这种种“内转”趋向既是文学式微等时代因素所致,也同张洁对文学功能的工具化定位,以及把握宏大题材的力不从心有关。论文第二、三、四章,从具体文本出发,分别论述了张洁不同创作阶段“自我”探求的具体内容、特点以及得失。在“痛苦的理想主义者”阶段(1978-1986),张洁在社会层面建构了社会奉献型的“自我”,深入到性别层面上探讨女性独立自强的“自我”。张洁在人性遭遇压抑的痛苦中温情呼唤爱与美的理想,获得了与读者的“音叉共鸣”。在“深刻透彻的‘女巫’”阶段(1986-90年代初),理想乌托邦的幻灭使张洁对生活、文学以及自我的关系存疑,从而撕碎了前一阶段建构的“自我”,突出表现为知识分子“自我”的毁灭和异化。这种建立在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基础上的探究,加剧了张洁洞察社会弊端、洞悉女性问题时的尖刻之风,形成了“偏激”的个性。在“老尔弥怨的‘恶女’阶段”(90年代初至今),张洁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最大限度的融入文本,建构了仅仅属于张洁个人的“自我”,形成了话语霸权。通过对“自我”的重建与审判,获得灵魂自由的“自我”实现。
其他文献
<正>高血压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问题,Vasan等[1]报道,中老年人在有生之年患高血压的风险为90%;中国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49.1%,已对社会经济
每个个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但并非所有的拖延行为都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是那些因为拖延行为已经引起极大的情绪困扰和对现实生活造成实际困扰的深度拖延和消极拖延,它不
【正】 缩宫逐汤 [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生蒲黄10克、生五灵脂10克、党参20克、益母草15克。 [功效] 缩宫逐瘀。 [主治] 产后恶露不绝、不全流产及痛经等病
汉语反身代词“自己”作为照应语的一种,其独特的指称和分布特征成为近年来语言学家争论的热点:相对于英语反身代词来说,它不仅在分布上具有更大的自由性,而且在指称上允许长
MOOC名校情结,有其正向效应,也有其负向效应:MOOC市场被名校垄断;“名师”成招牌;名校学生受益最多。改进策略有:政府鼓励和支持MOOC办学本土化、多元化;高校主动发挥社会服
本论文的目的是对当代复兴德性伦理的旗手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的道德哲学及其蕴含的德育价值做出一般性研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麦金泰尔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德性论研究,
纸基湿式摩擦材料已经广泛用于轿车和工业车辆的自动变速箱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摩擦衬面。根据动力换档变速箱和制动系的功率密度改进研究表明,湿式摩擦材料的多孔性和弹性对动
[目的]观察朝药石菖蒲远志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脑复康组及石菖蒲远志散大、中、小剂量组.腹腔注射给
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是延安文艺的代表之作。本文通过对《王》生成过程的追溯,传播和经典化过程的梳理以及成为经典原因的探究,阐释《王》为何出现,怎样出现,又
选取2003~2012年共40期季度数据,通过在货币供应量(M2)、货币市场利率(CHIBOR)、贷款利率(LR)和产出水平(GDP)之间构造VAR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