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编码理论研究日趋成熟,而应用研究还很欠缺。网络编码传输方式区别于传统网络中继传输方式,需要在网络中间节点对数据进行再编码操作。研究表明,网络编码理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得网络多播容量达到最大流最小割理论网络容量上界,而且在信息安全、分布式存储、无线网络以及传感器网络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将网络编码应用于移动互联网中,研究其对网络的增益效果。网络编码的提出是为了提升网络编码吞吐量,随着研究的开展,研究人员发现网络编码技术的编码操作同样能提升数据安全性。本论文中把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中,提出了两个基于网络编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方案: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和文件分享方案,并在仿真和真实实验中对其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其中,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利用的是网络编码带来的数据安全性能,文件分享方案利用的是网络编码提升网络吞吐量的能力。基于安全网络编码的移动网络地理位置隐私保护中,利用网络编码中All-or-Nothing特点保护用户在请求LBS(Location-based service)服务时位置隐私数据的安全性。All-or-Nothing特点指的是,数据接收节点在接收到所有数据片的时候可以解码出完整原数据,当只接收到部分数据片时,无法解码出任何有用信息。本文在Android平台上,测试了该方案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安全网络编码的移动网络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在可以接受的时延内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数据。基于网络编码的文件分享方案是在ad-hoc网络架构结合网络编码技术提出的一种大文件群分享方案。多个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采用P2P的方式。与传统P2P文件传输方案不同的是,当接收到文件请求时,对本地已有数据编码后产生新的数据再返回给请求方。经过编码操作后,保证了网络中数据片之间的线性无关性,这就增大了网络连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论文中首先对基于网络编码的文件分享方案进行数学建模并使用MATLAB进行数学分析,然后在OMNeT++网络仿真平台和Android真实实验平台上测试方案的性能。实验结果证明,基于网络编码的文件分享方案相比传统方案,分享效率更高,子代生成数目为4时,比传统方案快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