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的蒙古族舞蹈作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ishenzh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蒙古族舞蹈艺术成长的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产生的舞蹈作品促使蒙古族舞蹈的发展走向了第一个创作高峰。该时期舞蹈创作的极大热情与活力为蒙古族舞蹈艺术宝库留下了经典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作品。这一历史时期的舞蹈编创者们走进草原深处,与牧民们一同脚踩草原大地,一同仰望无边天际,一同欣赏家乡壮美,一同感受生活趣味。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采风中找寻最贴近草原生活的蒙古族舞蹈语汇,探寻能够凝炼蒙古族文化内涵、民族精神、以及体现蒙古民族审美趣味的最佳舞蹈表现形式,思考如何使蒙古族舞蹈从民间原生形态走向舞台艺术形态的转化。当下,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虽已越来越好,但该历史时期创作的蒙古族舞蹈作品无疑仍然是对其后的蒙古族舞蹈创作者们学习与研究的范本,而该历史时期的舞蹈创作者们对待艺术创新的态度与精神也依然是其后舞蹈艺术工作者们创作的榜样。本文以1946-1965年间蒙古族舞蹈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把握该历史时期蒙古族舞蹈创作之共性与规律的角度,审视1946-1965年间所创作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对其后的蒙古族舞蹈创作发展的贡献与影响。本文在论述1946-1965年间蒙古族舞蹈作品产生的背景与舞蹈创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该历史时期蒙古族舞蹈作品的主要内容、形式特点及审美特征,全文以目前能够查阅到的,该历史时期绝大多数蒙古族舞蹈作品作为研究的分析依据,通过对该历史时期以《鄂尔多斯舞》《盅碗舞》《牧马舞》《雁舞》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剖析,归纳和分类这一历史时期蒙古舞蹈作品的内容题材,提炼该历史时期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历史时期蒙古族舞蹈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审美特征,探究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的舞蹈作品与舞蹈创作对其后蒙古族舞蹈创作的意义、规范化贡献和艺术化影响。
其他文献
2015年之前,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多采用人工数学建模方式,模拟图像风格。深度学习以其能快速提取高级抽象特征的优势,被应用于提取图像的风格化特征和内容特征,成为图像风格迁移
百年来化学家们对曼尼希反应的关注与日俱增。近些年在生物碱和医学化工制药的有机合成应用中,曼尼希反应更被广泛用于制备相关的β-胺基酮类化合物。为此化学科研人员一直在
MBA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到30年的时间,就世界MBA教育发展来看,正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MBA教育规模迅速
目的本文建立HPLC法测定比卡鲁胺血浓度,研究比卡鲁胺胶囊(试验制剂)与比卡鲁胺片(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特征,评价2制剂生物等效性。采用XB-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
在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速度缓慢,生长量严重降低。其实质是由于水分胁迫而影响玉米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尤其是影响有机物的积累,除体内硝态N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项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