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地图视角下量词“个”的语法化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词是汉语中比较特别的一个现象,在诸多量词中,“个”是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泛化量词之一。并且,“个”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句法功能和语义特点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此,本文运用语义地图的方法对古代汉语中“个”的不同功能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刻画出一个立体框架,对比不同历史阶段语义地图的区别,以窥探“个”不同语义功能之间的联繋,从语义的角度解释“个”的功能演变,验证了量词语义地图模型对汉语的历时演变同样具有解释力;运用语法化的理论勾勒“个”演变的脉络,证明了从量词到助词的语法化过程并不是单一、线性的路径,而应该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分支的演变;还证明了“个”的不同功能是多义现象而非同形现象。除此之外,本文根据“个”这个个案在语义地图中的表现,结合语义演变的规律和历时的语言信息对现有的量词概念空间模型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构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概念空间。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及前人对汉语量词“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语义地图理论的发展、操作程序和在量词领域的运用现状。第二章主要从历时的角度对古代文献中的“个”进行描写,分析“个”的语义演变过程,并以时代为纲刻画出四个“个”的语义地图。第三章系统地讨论了不同时代之间“个”的语义地图的区别,对现有量词概念空间进行了补充。并根据第二章对“个”的考察归纳出六条“个”的语法化路径。最后本文讨论了汉语史研究,特别是“个”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能力。教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结合教学实践,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几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措施。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
期刊
诠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古代它被认为是有关理解、翻译、解释的技艺学;在现代,它逐渐被纳入到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范畴之中。利科的文本诠释学融合了存在主义、现象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