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总结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近200年的矿业发展历程,探讨了矿业发展机理,建立了矿业发展周期模型,将矿业划分为萌芽期、快速发展期、转折期和缓慢下降期(或萎缩期),厘定了矿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波次顺序。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54个矿种100年来的消费历史,有46个矿种符合人均矿产资源需求的“S”形轨迹。发现相同用途的矿产资源人均消费顶点到来的时间相近。并将这54个矿种按照顶点到来时间分为九类,与相关产业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建立了美国矿产资源消费图谱,为分析其他国家矿产资源消费趋势提供了理论支撑。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矿业发展历史,将中国矿业划分为四个阶段:缓慢发展阶段、较快发展阶段、矿业萧条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矿业产业发展现状、矿业内部结构和矿业空间格局。预测了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铅、锌、镍、钾盐和水泥共11种矿产未来20年的供需趋势。测算了未来20年中国11种矿产资源的产值变化趋势,我国矿业产值顶点将在2020年前后到来,届时矿业总产值将达到7万亿元,之后将缓慢下降。建立了涵盖4个层次30个指标构成的矿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日本6个国家的矿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这些国家矿业产业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积极推动我国矿业产业向海外和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2)提前制定应对策略,促进各矿业行业的优化升级,提前应对各行业产业顶点的到来;(3)针对我国矿业10年后将迎来缓慢下降期的形势,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提前应对矿业进入萧条期后所面临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业问题、矿业相关产业发展问题;(4)应尽快解决中国矿业集中度低、管理水平差、赢利水平低、“走出去”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问题;(5)把握未来10年中国矿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提升民营矿业企业的地位,打造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矿业公司,增强中国矿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