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NGO就开始在我国进行图书馆建设,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现在已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NGO图书馆与其他基层图书馆一样,都遇到了可持续的问题,NGO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过程。本文从NGO援建我国基层图书馆的概述入手,对援建我国基层图书馆的NGO及其建设的基层图书馆两方面进行基本情况的介绍,明确了其工作的分布与类型等问题,指出NGO援建基层图书馆的行为对于公共图书馆体系、受助地区群众、学界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建设和引导意义。本文还从纵横两个维度对NGO援建我国基层图书馆的可持续情况进行论述。纵的方向以时间发展为主轴,回顾了NGO援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分析三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及代表性NGO。横的方向以NGO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为轴,概述了NGO图书馆的三种发展类型,分别是发展型、维持型、中断型。通过典型案例,思考促成NGO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并从人文社会环境、NGO自身和NGO援建的图书馆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法律政策不健全、NGO自身管理落后、缺乏当地群众参与等。最后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促进NGO援建的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例如提高图书馆专业化程度、建立沟通平台促进合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行业联盟、争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植等等,以期对其他基层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