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清洁度条件下Balb/c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kjkf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又是免疫系统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另外,肠道微生物与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过敏等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癌症和孤独症等。因此被誉为人体最后发现的一个“器官”。影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组成的因素,目前报导较多的有饮食、遗传基因、分娩方式等。  “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因生活方式过度清洁,导致过敏,湿疹等免疫系统疾病、白血病、糖尿病和孤独症等疾病的发生;这一假说已得到多项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验证。作为卫生假说的补充有人提出“微生态假说(Microflora Hypothesis)”,指出过于清洁的环境导致肠道微生物的紊乱,进而引起多项疾病的发生。已有的研究发现过敏等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孤独症等与肠道微生物的紊乱密切相关。从以上结果不难推断出,肠道微生物是环境与相关疾病发生的中介。但截至到现在,环境是直接影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导。  该项研究以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控制小鼠的饮食,环境温度等条件一致,将小鼠分为五组,分别饲养在不同清洁度的环境条件下。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仪测序分析二代鼠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来研究各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各种分类水平下各组之间微生物类型的异同。同时,采用DNFB(2-4-dinitrofluorobenzene)致敏方法处理小鼠,通过检测小鼠血清IgE浓度来鉴定各组二代成年鼠的免疫力。  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清洁度越低,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越高,与SPF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环境清洁度越高,Firmicutes菌门的含量越高,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Bacteroides、Actinobacteria和Lactobacillus等菌属的含量也具有显著差异。环境越清洁,血清IgE含量越高,肝/体重比和脾/体重比也越高,差异显著(P<0.01)。相关分析发现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与血清IgE含量呈较明显的相关性。  以上结果表明,环境是影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组成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众多学科之间都有交叉,如生物学、物理学、材料学、信息科学以及医药学等。环糊精是超分子领域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其内疏水外亲水的独特性质使得它可以和许多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超分子包合物,包括有机分子、无机分子、医药分子以及生物分子等。本文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性能,将环糊精和导电聚合物、碳材料结合,并研究了环糊精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本文将从
3-4nm的磷钨酸膜(H3PW,2040, PW)在超声的条件下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此PW/MWCNT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支持材料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温和的多元醇水热合成法推进了PtIr (PtRu或Pt)/PW/MWCNT材料的制备。为了显示已制备好的正极材料的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优越性能,铂和铂合金催化剂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载体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合成。用不同
金纳米簇复合物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对金属离子具有高灵敏度的选择性响应,可以在微量检测中用以提供光信号,因此在金属含量的测定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本论文通过使用谷胱甘肽(GS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氨基酸类活性物质的检测方法展开研究,利用所制备的新型纳米纤维材料对人体唾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进行
荧光化学传感器和比色化学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两种光化学传感器,二者因具有实时快速、高效灵敏、操作简单、选择专一以及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和生物体中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本文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肼为母体,利用席夫碱反应设计合成了5种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腙衍生物,并且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它们与各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了几种检测金属离子的新方法。本文主要分四个章节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