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DTA模拟酶构建生物传感器和金纳米簇复合物性质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纳米簇复合物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对金属离子具有高灵敏度的选择性响应,可以在微量检测中用以提供光信号,因此在金属含量的测定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本论文通过使用谷胱甘肽(GSH)为还原剂与稳定剂,合成了金纳米簇复合物,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应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重金属离子分析检测以及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基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具有催化分解双氧水的作用,通过对金纳米颗粒显色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超高灵敏度可视化检测蛋白质的类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实现了可视化检测以及定量检测乳腺癌抗体、T3甲状腺激素以及冰毒的目的,检测限分别达到了7.51×10-15 U/mL,2×10-22 mg/mL,2.8×10-20 mg/mL。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相比,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视化程度高、具有更低的检测限。⑵在碳点的基础上探索制备具有双荧光性质的含金碳点,以葡萄糖为主原料,采用微波法和水热法来制备碳点,然后结合金簇的制备方法探索出一种简单可行的制备含金碳点的方法,并就其对金属离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基于铅离子对含金碳点荧光增强效应,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达到了检测Pb2+的目的,线性范围在10-6~10-5 mol/L。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廉价、具有高检测限。⑶合成一种具有独特理化性质的金铜合金复合纳米簇(AuCuNCs)该纳米簇具有荧光强,水溶性等特点。基于Hg2+对金铜纳米簇荧光猝灭的现象,通过用EDTA作为掩蔽剂,掩蔽了Fe3+与Cu2+的干扰,达到了选择性检测Hg2+的目的,检测限为1.0×10-6mol/L。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检测速度快、花费小、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利用钯催化炔烃、烯烃化合物与卤代芳烃等化合物的Domino环化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该反应不仅条件温和,而且反应一锅完成,在反应过程无需分离提纯反应的中间体,实现了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众多学科之间都有交叉,如生物学、物理学、材料学、信息科学以及医药学等。环糊精是超分子领域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其内疏水外亲水的独特性质使得它可以和许多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超分子包合物,包括有机分子、无机分子、医药分子以及生物分子等。本文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性能,将环糊精和导电聚合物、碳材料结合,并研究了环糊精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本文将从
3-4nm的磷钨酸膜(H3PW,2040, PW)在超声的条件下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此PW/MWCNT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支持材料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温和的多元醇水热合成法推进了PtIr (PtRu或Pt)/PW/MWCNT材料的制备。为了显示已制备好的正极材料的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优越性能,铂和铂合金催化剂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载体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合成。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