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麻醉与皮下浸润麻醉对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疗效影响的比较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arnett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观念转变,全球美容需求逐年呈递增态势发展,各种美容技术也相应诞生。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Plasma skin regenerationtechnology,PSR)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能量产生热效应,用于皮肤表面重塑的新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皱纹、肤色异常、光老化、皮肤松弛、瘢痕及其他皮肤病变。PSR治疗不依赖色素基团,也不导致组织汽化,其作用于皮肤后,可形成两个不同的效应带。第一带称为热损伤带,PSR作用后细胞失去活性,根据能量大小不同其深度不同,可从表皮延伸到真皮乳头层。第二带为热改变带,在热损伤带的下方,PSR作用后此效应带中的细胞仍存活,但发生变性。胶原纤维的热变性造成即刻的组织收缩,弹力纤维的热破坏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创伤愈合的级联,导致胶原的新生和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的减轻。尽管PSR的治疗效果已很显著,但在应用过程中却会给患者带来较强的疼痛感,因此PSR的应用一直都与麻醉息息相关。近几年来,PSR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中使用的麻醉方法主要为表面麻醉,但此种方法有不可避免的缺点。等待时间长:患者需等待1-2小时的时间以达到最好的局麻效果。表皮水化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表面麻醉会造成表皮水化,这种作用会吸收大量能量,减少热损伤深度,影响PSR技术的治疗效果。麻醉效果不理想:在Potter的实验研究中,依据患者参数线性模拟评分(疼痛值为1-10,即无痛至难以忍受的疼痛)结果显示,治疗过程中疼痛平均分数为4。这说明有些患者的表面麻醉效果并不理想。偶尔伴有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接触性皮炎。综上所述,PSR技术单纯应用表面麻醉方法并不完美,因此提出将皮下浸润麻醉方法应用于PSR治疗中。故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观察PSR治疗后的皮肤坏死组织厚度以及新生胶原纤维厚度,比较表面麻醉与皮下浸润麻醉方法对于PSR技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皮下浸润麻醉方法的优劣,为PSR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满意的麻醉方法,增加临床选择性。方法:随机抽取14只SD大鼠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给予所有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剂量为0.3ml/100g,待大鼠充分麻醉后将其固定于木板上,使用电动剃毛器进行背部脱毛,将脱毛部位随机划分为A、B、C3组,各组区域内用红色记号笔标出将要治疗的部位,用“○”表示,每个治疗部位直径均为1cm。A组治疗部位封包外敷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小时后进行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麻醉乳膏厚度约为1-2mm,治疗前将表面麻醉剂用干燥棉签擦拭干净并等待2分钟。B组治疗部位均给予皮下浸润麻醉后进行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麻醉剂为2%利多卡因注射液,各部位注射剂量为0.2ml,注射结束后治疗部位呈均匀隆起。C组为对照组,其治疗部位不给于任何麻醉直接进行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各组PSR治疗量均为120w,频率为1.0s,定点单程治疗。其中7只大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d取得直径2mm的全层皮肤组织共14组,余7只大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d取得直径2mm的全层皮肤组织共14组。治疗后4d组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坏死组织厚度;治疗后30d组织用Van Gieson染色,观察新生胶原纤维厚度;治疗前皮肤组织分别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Van Gieson染色,用于观察对比。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者用Student-Newman-Keuls test进行组间多重比较,以P<0.05作为判断差异显著性的标准。结果:PSR治疗后4天,测得的坏死组织厚度值中A组数值为143.29±40.90μm;B组数值为311.56±40.79μm;C组数值为220.58±34.76μm,三组坏死组织厚度值相比,表面麻醉组的坏死组织厚度显著降低(P<0.01),皮下浸润麻醉组的坏死组织厚度显著升高(P<0.01)。PSR治疗后30天三组皮肤组织的新生胶原纤维厚度A组数值为135.38±29.88μm;B组数值为540.53±51.84μm;C组数值为368.61±55.75μm。三组新生胶原纤维厚度值相比,表面麻醉组的新生胶原纤维厚度值显著降低(P<0.01),皮下浸润麻醉组的新生胶原纤维厚度值显著升高(P<0.01)。以上结果表明,表面麻醉皮下浸润麻醉组的坏死组织厚度以及新生胶原纤维厚度均高于表面麻醉组和对照组,且表面麻醉组最低。结论:皮下浸润麻醉增加了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的治疗能量,而表面麻醉降低了其治疗能量,两者相比,应用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皮下浸润麻醉优于表面麻醉。
其他文献
本体是语义网的重要构成基础,将现有网络资源尽可能多的本体化,是实现语义网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本体的普及化,我们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已经有很多机构开发了大量的本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地佐辛用于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地佐辛对于气管插管所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择期手术的患者(年龄20~55岁)80例, ASA(美国麻
近年来,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人体腰椎病变进行的研究还不太深入。本文采用红外热像仪G100对人体腰椎部位进行拍摄,通过
目的:比较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腔镜技术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微创性以及良好的美容效果。方法:统计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甲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状况的下降十分令人担忧,青少年运动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中招考试体育分数也不断提高。中招体育考试制度
研究背景外科手术是一种在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通过医疗器械进入人体组织,以外力的方式改变人体组织结构排除病变的治疗方法。由于外科手术是直接在患者身体上完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B、C3组,分别为
目的:(1)了解在临床实习中,导师制的实施对实习生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实习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无帮助;2)实施导师制后,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成绩、实
目的:对比肝动脉介入术后行股动脉血管缝合器止血与传统加压包扎治疗,比较两治疗组的股动脉周径及血流速度、踝肱指数(ABI)、手术止血时间、住院总费用、相关并发症等指标。评
从分析学涉及到的课程的重要性及分析学的研究对象角度,阐述了级数在分析学中的重要地位;从非初等函数与解析函数的级数表示、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法、用简单函数逼近复杂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