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信度函数的理论、运算及应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Woolf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中的推理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基于精确推理的,现实世界的信息是不完备的。一方面,信息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我们通常对感兴趣的变量施加软约束(soft constraint)。另一方面,在处理真实世界中不完美的信息时,只考虑不确定性是不够的。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性质是它的部分可靠性。事实上,对变量的任何估计,无论是精确的还是软的都取决于我们对所处理的信息来源的信心。因此,不确定性和可靠性彼此强烈地关联。考虑到这一事实,Zadeh于2011年提出Z-数(Z-number)的概念作为更充分地描述真实世界信息的正式模型。近几年来,模糊领域的一些学者开展了关于Z-数的理论和应用研究,Z-数数学模型在逐步实现。但由于计算量大,实际应用较少。我们于2019年基于证据理论提出了二维信度函数(Two Dimensional Belief Function,TDBF)的概念作为另一种与Z-数相似但又比Z-数简单的描述真实世界信息的模型。与经典的信念函数相比,二维信度函数能处理更多的信息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随着二维信度函数的提出,建立完善的基于二维信度函数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就是一个显而易见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工作主要关注和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二维信度函数的理论体系。本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二维信度函数理论体系,包括二维信度函数的概念、二维信度函数的融合方法、二维信度函数转换为经典信度函数的方法。(2)二维信度函数的运算体系。二维信度函数的运算是处理基于二维信度函数的信息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二维信度函数运算规则,包括二维信度函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平方和开方。二维信度函数的运算是信度函数和模糊集运算的协同作用结果。并使用该运算体系建立了二维信度函数的决策模型。(3)二维信度函数的数据生成方法。目前二维信度函数的生成一般由专家直接给出,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本文针对如何通过客观的方法生成二维信度函数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梯形模糊数相似度度量的二维信度函数生成方法。
其他文献
在完成动作类电子游戏和飞行控制任务过程中,人脑均需要运用视觉搜索、精细动作控制、集中注意等多种相同的认知能力。而且不同个体间认知能力的差异也会体现在行为表现和同步收集的脑电图中。因此动作类电子游戏的电生理和行为表现或许可以预测飞行控制任务的表现。然而,前人对人脑认知能力的预测和训练方法大多是基于传统心理范式。本研究将电子游戏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研究范式,以脑电图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技术,拟通过运用一系列适
目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人体和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质,在医用材料领域常用于构建具有抗污能力的水化涂层,有研究提示其还具有抗凝血、抗炎以及抗组织增生等生物学功能,但因其表面固定存在相当难度,目前尚缺乏对其上述作用的系统评价。本研究拟在血液接触材料表面构建能充分接枝HA的涂层,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评价接枝不同分子量HA的涂层在抗凝血、抗炎、抗组织增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
乳腺癌是女性最大的杀手之一,其具有易发性和高转移性。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通过浸润性生长侵袭周围的正常组织,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单细胞迁移,还存在许多细胞以群体为单位按照相同的速度向同样的方向进行定向运动的群体迁移。肿瘤细胞迁移受到许多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发现FAK-Rho-ROCK信号轴在各种恶性肿瘤中明显上调。在肿瘤细胞单细胞迁移中,高活性的FAK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失巢凋亡,并调节细胞与
大量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中都伴随着神经元的损伤和神经环路的被破坏,因此通过补充神经元来修复损伤成为一种直接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治疗手段。从体外移植神经元或能产生新神经元的神经干细胞伴随着排异风险,由此直接促进自体新生神经元的产生成为一条更为优良的思路。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神经干/前体细胞(NSPCs)在发育后即告消弭,在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中,神经元的更替极为缓慢,只剩少量NSPCs静默地存在于大脑中某些离散
1、概述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自主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公铁两用桥,该桥于1968年12月建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3年的45年中,共发生船只碰触大桥桥墩35次,并且近年几乎每年都有类似事故发生。最近一次最为严重的事故发生于2013年5月12日,装载1.25万吨石灰石的轮船碰擦到6号桥墩后,在下游岸边浅滩处沉没,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结构损伤。但是,本次事故也为大桥防船撞和
会议
蛋白质羰基化(protein carbonylation,PCO)是一种由持续氧化应激诱导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具有稳定性、不可逆性和相对早期形成的特点。研究发现,蛋白质羰基化可引起蛋白质结构的不可逆变化和原有生物功能的丧失以及细胞和组织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细胞活力下降,甚至细胞死亡。蛋白质羰基化与细胞凋亡、衰老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如
目的: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显著相关。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被EB病毒编码,通过介导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鼻咽癌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ible protein 3,TNFAIP3)作为一种泛素编辑酶,在NF-κ
头颈癌在全世界癌症中发病率排名第六,5年总生存率只有50%。其中90%以上为头颈部鳞癌。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细胞外囊泡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着信息交流的作用,并且癌细胞热衷于利用这种通讯工具,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协助肿瘤免疫逃逸。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头颈鳞癌在乏氧、放疗刺激下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Extracellular Vesicles)对巨噬细胞产生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探讨可能涉及的代谢通路的改
4μm波段激光在工业生产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这使其成为光纤激光的重要发展方向,直接激射稀土离子掺杂光纤在产生1~3.5μm激光的应用中已显示出简单高效的优势,然而,目前国际上还未有实现4μm波段光纤激光高效激射的有效方案,因此,探索稀土离子掺杂光纤在4μm波段的激光动力学特性,对产生高效4μm波段激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现状,本文着重研究了掺Ho3+和Dy3+氟化物光纤在4μ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RAB)一直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估计的期望信号导向矢量会收敛于干扰子空间,使得期望信号被当做干扰抑制,而干扰被当做期望信号无失真输出,从而导致波束形成器的性能下降。为了提高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各种误差因素的鲁棒性,本文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