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凝聚的智慧结晶,它涵盖了技艺水平、实践经验、生活旨趣和精神风貌等丰富内容,见证了民族的发展历程,延续了民族的文明历史,更彰显了民族的精神和品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人类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地位在不断式微,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倡导文化自信。自十八大以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高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重地,更应充分发挥其场域优势,自觉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纳入教育之中,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下新生力量的“种子”。为此,笔者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引,以实践为依托,利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内蒙古A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就内蒙古A学院关于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问题、影响因素等几方面展开研究,从而提出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第一部分,理论阐述。从课程论、教育文化学出发,系统论述了“非遗”课程的意蕴与价值。第二部分,个案考察。通过对内蒙古A学院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现状的实地调查,系统呈现内蒙古A学院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即: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探索、“三位一体”的课程支持系统。同时在此基础上发现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中的问题:马头琴课程目标定位陷入“唯技艺”论的误区;马头琴课程内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马头琴课程实施结果反馈滞后及评价机制不完备;马头琴课程任课教师课程意识较弱;学生对马头琴课程的学习动机不足且职业选择迷茫。第三部分,原因分析。通过对内蒙古A学院“非遗”课程开发的问题的分析,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层面对其中的原因进行阐述。学校层面包括追求“功利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管理不到位;教师层面包括教师专业素养的支持薄弱、课程意识的迷失;学生层面包括学生对马头琴课程认识的偏差、缺乏对职业规划的认知。第四部分,对策提出。针对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深化策略:课程需求层面实现学生文化自觉重建;课程目标层面彰显“非遗”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层面挖掘课程资源深刻文化内涵;课程实施层面加强多元课程的开展与教学工作的改建;课程评价层面构建专项评价机制;实现条件层面关注教师是教学智慧的生成。以期为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支持民族高校教育课程变革,实现民族高校的长足特色发展。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交易已经成为国有资源交易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这种交易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加强了廉政建设,抑制了腐败现象。但仍有部分投标人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加尔文清教主义中的“原罪说”对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他的创作思想中打上了深深的“人人皆有罪”的烙印,“原罪意识”成为霍桑小
目的:对利用中医方法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90例,A组患者用珍视明滴眼液同时口服杞菊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于高校人才供给与市场人才需求失衡、劳动力市场供给与毕业生就业需求失衡、就业管理供给与就业主体需求失衡。统筹不足所导致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依赖、人
我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煤炭的储藏量达到6000亿吨,在世界排名三,很适合用来开发和利用,因此,火电在我国拥有十分明显的成本优势且地位相当重要。作为燃煤电厂耐热部件材料的T91耐热钢是在9Cr-1Mo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V、Nb、N等微量元素而形成的,其设计使用温度为600℃-650℃。但是由于一方面,燃煤灰分中含有的升华物质往往会在电站高温燃煤锅炉的受热面上产生坚硬的结灰,从而对耐热钢T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高中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而“生命观念”
关于稻作起源与传播的思考浙江衢州市徐云峰目前,有关中国稻作起源说,不下十一种之多[1],可谓百花开放。一、关于最早年代的探讨1996年3月3日,《中国文物报》以显赫地位,报导湖南道县寿雁镇
随着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无人机地面运行特性的要求日益增高,对起落架等减振缓冲元件的设计也愈加苛刻,不仅要求设计元件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更需具备良好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经济活力的代表本应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商业综合体具有的体量庞大、高空间结构复杂且投资数额高等特点,现有运营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