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或特殊类型,以持续咳嗽或反复发作为特征,是儿科久治难愈的顽固性慢性咳嗽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目前中医对此病的发病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多数认为它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为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成酸等,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本次临床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分析其发病的病因病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和防止其转变为哮喘上的优势。 方法:227例病例均来自2004年9月到2005年9月武汉市儿童医院呼吸专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小儿哮喘诊断标准及病例纳入标准,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4.4±2.9岁;对照组107例,男58例,女49例,年龄2.5-13岁,平均年龄5.2±2.1岁。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阿奇霉素冲剂(10mg/kg,每天一次温水冲服,服三天停四天,连续服用四周的时间)和邦备口服液治疗(2-6岁的患儿每天一次,睡前口服5ml;大于6岁的患儿每天一次,睡前口服10ml,连续服用五天),并于首次就诊时检测其肺功能情况。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分期的不同给予相应的中药口服,急性期加用肺炎喘嗽液(1-2岁的患儿每次5-10ml,2-4岁的患儿每次10-15ml,5岁以上的患儿每次15-20ml,一日三次,连续服用四周的时间),缓解期加用健脾化食口服液(1-2岁的患儿每次5-10ml,2-4岁的患儿每次10-15ml,5岁以上的患儿每次15-20ml,一日二次),两种中药口服液均由武汉市儿童医院制剂室生产。嘱咐患儿家长四周后带患儿到门诊复诊,检测其肺功能,监测患儿服药以后病程中症状体征变化。随访期为六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以后复发的例数和转变为哮喘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通过治疗后发现,治疗组在咳嗽好转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上,发现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96.7%)明显优于对照组(7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两组间的肺功能在治疗后的比较上,除FVC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外,另外两项反映小气道恢复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肺功能在组内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虽然肺功能检测的数值有所提高,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4、追踪随访6个月以后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发现治疗组在复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5、追踪随访6个月以后比较两组转变为哮喘的比例,发现治疗组在转变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本次临床观察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是有效的。治疗上主要根据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的不同,分别给予肺炎喘漱液和健脾化食口服液针对其疾病的缓解来治疗,达到在急性期缓解症状和在缓解期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观察显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可提高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