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胶(Colla CoriiAsini),又名驴皮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阿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补血养血,对血气不足的人尤其是体虚妇女特别适用。阿胶的原料只能是驴皮,但随着市场对阿胶的需求量增大和毛驴存栏量不断下降,阿胶的伪品在市场上逐渐泛滥,用于代替驴皮的其他动物皮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猪皮、牛羊皮的下脚料为数不少。这些伪品阿胶性味与真阿胶完全不同,一旦流入市场被患者服用,后果不堪设想。此外,阿胶中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极为丰富的物质,是微生物天然的培养基,在贮存环境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影响质量,一些污染微生物所分泌的生物毒素也是患者服用阿胶后致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阿胶真伪和它贮存过程中的可能污染菌的检测方法对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和市场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包含两个主要方面的研究: 一是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探索多重PCR和荧光PCR方法,建立一套鉴定阿胶真伪的分子学方法。本论文系统考察了传统DNA提取方法,并通过使用SDS法与CTAB法,优化了阿胶的DNA提取方法。针对阿胶产品的自身特性,通过改变蛋白酶K的作用时间和改进蛋白洗脱步骤对SDS法进行优化。与原有方法相比,新方法的提取量平均提高了0.022mg/ml,纯度提高了48.3%。其次,使用两种PCR技术对阿胶驴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对市售阿胶进行DNA提取后,通过查阅文献和使用Primer Express5.0自行设计猪、牛、羊、兔、驴的引物,进行多重 PCR反应,使用凝胶电泳检测反应结果,或者进行Real-Time PCR反应,通过荧光信号进行测定。并通过人为添加非驴源性成分来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和Real-Time PCR技术均能成功地将阿胶动物源性成分检出,人为添加非驴源性成分的对比实验也表明添加项均有检出。该方法省时易行,可快速检测阿胶真伪,且灵敏度较高。 二是根据一些常见致病微生物的通用基因片段,设计其引物,使用分子学方法检测阿胶是否被污染。根据文献记载和市购阿胶平板涂布培养,本研究选取了雪白丝衣霉菌、沙门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四种常见寄生于阿胶中的有害污染菌为检测对象。根据雪白丝衣霉菌ITS2基因、沙门氏菌invA基因、链球菌Cps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通过参阅文献和自行设计,确定了4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对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出375bp、284bp、495bp、329bp的目的条带,最佳退火温度为55℃。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达到1.4×103CF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