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有选择地探讨了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若干 影响并比较二人在此驰上所铡出的异同。 一、王国维和巴赫金深受康德美学之影响,均主张文学应有 独立性。然而,巴赫金侧重于康德的目的论,强调文学与其他人 文学科的联系,强调文学内在的独立性;王国维侧重于审美无利 害性,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手段或交际利禄的工具。 二、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感性论、认识论与想象 力的论述使王国维与巴赫金在对创作现象研究时分别得出“能出 能入”与“外位超视” 的理论观点。王国维受汉文化传统影响, 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而巴赫金受俄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认为创作只在塑造形象;康德的“主观的合目的性”使 他们皆作出了“孤立化”的论断。巴赫金则进一步把这种观点落 实在小说创作中并结合神学思想提出“审美之爱”的理论思想。 三、康德认为艺术美的本质是附庸美。艺术品以“审美观 念”的形式存在,审美观念是艺术家创造的第二自然,是赋予美 的对象以形式的形式。王国维受此影响提出古雅是“形式之美之 形式之美”的观点;而巴赫金也相应提出“审美反应是反应之反 应”的观点。二人对审美观念的进一步探讨分别得出了著名的境 界说和复调理论。境界说深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复调论则将二 元论推进到多元论。 四、境界说与复调理论均来自二人对创作的进一步探讨,前 者强调静观和后者强调对话,其内核既与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密切 相关,又与他们二人对传统宗教文化的信仰紧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