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道德宗教观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是否存在”是一个经典的永恒的宗教和哲学问题。其实早在康德之前,历史上著名的大哲先驱们就已先后对传统基督教的神学、道德命令等宗教问题进行过深刻的考察和论述,这其中有逻辑严密的证明,如宇宙论、本体论证明等,也有由此产生的对本体论证明长期以来的辩论和抨击。康德一方面接受了这些哲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加以批判,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独有的哲学体系。其中,康德特别强烈的反对笛卡尔重新提出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前人的基础上,康德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对以前所有的神学证明进行了深刻剖析,在实践理性的界域内,用道德自律的方式为宗教找到了栖息地,由此建构了著名的道德宗教观。本文第一章论述了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康德用为理性划界的方法,得出从人的理论理性出发并不能对“上帝存在”等命题进行证明的结论,对从逻辑上并无漏洞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批判。第二章论述了康德的意志自律的道德观,并从善良意志和道德法则的设定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第三章论述了康德对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主要从配享幸福、至善论、三种“公设”等方而展开论述。
其他文献
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隅,太行山脉之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宗教信仰氛围。在宋元时期,道教教徒为了更好地传播道教,扩大道教的影响力,在传教的过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迁,政治体制改革也在积极推进中。与之相伴的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被打破,受中国特有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
康德的界限思想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理解康德批判哲学的一把“钥匙”。康德的界限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无源之水”。它的形成是有着深远的哲学
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主体性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即人的主体性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哲学们在不同的历史时
消费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内容。近年来,消费伦理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而其中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
《新世训》是“贞元六书”中唯一对“道中庸”和人伦日用之理进行充分阐述的著作,书中以理性精神为指导,提出了十条生活法则。人们只要按照这些生活法则去生活,就可以得到完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