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重性精神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障碍是其两种经典的亚型。目前缺乏稳定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学标志物来区分此二型,这给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境。焦虑特征是双相障碍患者的可遗传表型,关于疾病和体像的焦虑涉及到自我认知的层面,这二者和双相障碍密切相关,它们在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中的差别能否帮助区分这两种亚型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目的从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两个认知层面,寻找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之间的差别,探讨人格和情绪对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的影响,并尝试构建人格、情绪、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之间的中介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我们选择87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92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129例健康对照者完成疾病态度问卷(the Illness Attitude Scales,IAS),Plutchik-van Praag 抑郁量表(Plutchik-van Praag Depression Inventory,PVP),情绪障碍问卷(the 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MDQ),轻躁狂症状清单(the Hypomania Checklist-32,HCL-32),Parker 人格障碍问卷(the Parker Personality Measure,PERM)。利用 Two-way ANOVA 的方法来比较三组的IAS的四个因子分;利用逐步的多元线性回归来探索疾病态度受到哪些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实验二、我们选择89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91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159例健康对照者完成外表自我关注度量表(the Body Image Concern Scales,BICS),PVP,MDQ,HCL-32,PERM,利用Two-way ANOVA的分析方法比较各组之间BICS的各因子得分。利用逐步的多元线性回归来探索外表自我关注度受到哪些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基于稳定的人格因素,情绪作为中介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疾病态度和外表自我关注度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探讨11种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IAS的四个因子以及BICS的六个因子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模型。研究结果(1)双相Ⅰ型障碍患者IAS的Symptom Effect,Treatment Seeking两个因子分数高于健康对照者;而双相 Ⅱ 型障碍患者的 Patho-thanatophobia,Symptom Effect,Treatment Seeking,Hypochondriacal Beliefs因子分数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另外,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Patho-thanatophobia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双相I型障碍患者。(2)在健康对照组中,依赖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Symptom Effect,而分裂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因子Hypochondriacal Belief。在双相I型患者中,表演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Patho-thanatophobia,HCL-32预测Symptom Effect,自恋型、表演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PVP和HCL-32均可预测Hypochondriacal Belief。在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中PVP 和 MDQ 均可预测 Symptom Effect,PVP 预测 Hypochondriacal Belief。(3)双相Ⅰ型障碍患者BICS的Social Avoidance因子分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 Social Avoidance,Appearance Dissatisfaction,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erceived Distress/Discrimination,Defect Hiding,Embarrassment in Public 六个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另外双相Ⅱ型障碍Appearance Dissatisfaction,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erceived Distress/Discrimination,Defect Hiding,Embarrassment in Public因子分高于双相I型障碍患者。(4)在双相Ⅰ型障碍组,PVP 预测 BICS 中的 Social Avoidance、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erceived Distress/Discrimination 和 Embarrassment in Public;依赖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 Social Avoidance,Defect Hiding 以及 Embarrassment in Public。在双相 Ⅱ型障碍组中,HCL-32的分数预测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VP预测所有的BICS因子。在健康对照组中,回避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所有的BICS因子。(5)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中,偏执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PVP及Symptom Effect之间存在中介模型,在其间接效应是0.56。结论(1)双相障碍患者IAS和BICS的因子得分高于健康对照者,提示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我认知焦虑比健康人群明显。(2)双相Ⅱ型障碍比双相Ⅰ型障碍患者的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更加明显。提示双相Ⅱ型障碍患者自我认知歪曲更加明显。(3)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受到其情绪状态的影响,也和B簇和C簇人格障碍功能类型有关。并且在双相Ⅱ型障碍中,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可以通过影响抑郁情绪,从而间接影响患者对自我的负性认知。这种人格、情绪、认知在双相障碍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支持内隐理论在此疾病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