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葡萄座腔菌属真菌引起的桃树病理性流胶病(peach tree fungal gummosis)是桃树栽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目前报道的葡萄座腔菌属真菌主要包括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Diplodia seriata和 Botryosphaeria dothidea三种。影响桃树流胶病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该病在生产中难以有效控制。植物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分离筛选对桃流胶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对于桃树病理性流胶病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实验室前期从桃树叶片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内生性细菌J5,并初步鉴定其为芽孢杆菌,研究发现J5对桃树流胶病病原真菌L. theobromae的强毒菌株JMB-122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结合磷脂脂肪酸微生物鉴定和Bi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J5进行了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J5属于枯草芽孢杆菌;⑵在用利福平标记的J5菌液注射桃树实生苗并移栽2年后,仍然可从注射桃树的新生叶片中分离到标记的J5菌株,说明细菌J5可在桃树内定殖并长期存活,进一步证实了J5为桃树的内生性细菌;⑶离体接种实验结果表明,定殖了J5菌株的桃树枝条对流胶病菌JMB-122的抗性明显提高,用J5发酵滤液处理桃树枝条也可提高桃树树枝对JMB-122的抗性,说明内生细菌J5在防治桃流胶病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潜力;⑷为了研究J5对流胶病菌的抑菌机理,我们通过HCl沉淀、甲醇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J5发酵滤液进行了分离纯化,并进一步利用液质联用(LC-MS和LC-MS/MS)对J5菌株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发现菌株J5发酵液的主要活性成分是iturinA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