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back个案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吸收了认知语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研究一词多义的新模式一动态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此模式结合动态意义识解和原则性多义模式的观点试图解释多义词的词义多样化的现象,并且从概念的层次上去解释一个单词的多义性。从一个单词的纷繁复杂的语境意义中,此模式探索的是在单词的意义延伸中起最基本推动作用的元素。这种元素被称之为潜在词汇概念框,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对一个单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不变的潜在的概念结构。   本研究选取人体词back作为个案分析,来展示动态的原则性多义研究模式的工作机理。作为一个先行研究,我们首先使用布鲁格曼和莱考夫的多义研究框架来解释back的多义网络。我们从词典和网上的语料库收集了大量该词的用法,并把它们归类成32种意义。然后再进一步解释各种一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得出该词的意义延伸网络。从这一先行研究,我们找到back意义延伸的三种路径分别为:类比转移节点;功用节点;和方位节点。   基于初步研究的结果,我们获取了三个关于back的潜在词汇概念框:1.人体部分概念框;2.支撑概念框;3.前一后概念框。   人体部分概念框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名词性的概念结构,也就是说它表示的是实体。这个概念框集中了我们对身体所形成的总体的概念,其中背部所占据的结构被凸现了。当此概念框通过类比被映射到其他实体上时,我们就会通过自身的身体构架去看待那些实体。当我们遇到与我们身体结构相似的实体时,人体概念框就会被激活并起作用。   支撑概念框是在人们的各种人体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动作性概念框架,描述的是从一个隐藏的地位给与支撑的动作。此动作性框架能被映射到许多其他的领域比如:政治势力,经济资助,情感支持,有效性的确立等等。当此概念框与这些领域中的认知模式相结合时,它就为理解在这些不同的情形下给与支撑的动作提供了概念上的识解支柱。   前一后概念框总体上类似于一个由两个表示“前”和“后”的相对立的空槽所组成的结构。基于我们自身的身体经验,我们获得了关于“前”的潜在概念,由于后面是相对立于前面的,所以这是我们理解“后”的时候所凭借的参照。在语义构建的过程中,根据此概念框所投射的目标域的性质,back的词性会转变。   作为最后一个步骤,我们使用back的这三个潜在词汇概念框来解释这些概念框在语境中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
其他文献
非言语交际通常是指语言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和言语交际一样,是人类整个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言语行为与学生进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不仅和乔伊斯、福斯特、普鲁斯特一道开创了现代主义运动,是一位致力于小说风格和技巧方面革新的实验开拓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先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是一位杰出的女权主义者,她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改善女性的生活,提高公众对女性的意识。学界对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较多,对她的生态女权观则研究较少
语义能力和语用能力作为语言能力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在前人有关过渡语理论、语义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杨文秀(2002)通过对语用能力、交
20世纪60年代,由于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性别问题和语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语言体现出的性别歧视以及其他暗中作用的父权语言形式。90年代,在后结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