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近几年来,浙江省的销售收入、出口额和利润跃居全国第一。而产业集群又是支撑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保证浙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需要充足资金支持和稳定有效的外部金融环境作支撑。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好集群发展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浙江集群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金融发展、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结合对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根据金融发展的联结作用,对浙江金融发展对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立足于金融发展的总体规模水平、运行效率、稳定程度以及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对浙江省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分析。文章以浙江省金融发展、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特征分析为基础,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浙江省11个地市金融发展在集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结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深入研究了金融发展四个方面对浙江集群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浙江省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本文成果如下:   (1)金融发展通过对经济资源的整合引导,作用于集群内部的企业,催化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同时金融发展还可以吸引优质资本进如集群并且克服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从而推动集群的成长,进而促进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金融总体规模水平的增加可以催化集群经济增长效应,同时,金融发展的效率,稳定程度以及市场化水平都为集群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基于文章的实证结果,为了促进浙江金融对集群经济增长效应的积极作用,本文提出了一下建议: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从而提高投资转化率;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注重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
其他文献
波特假说提出合适的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效应弥补了环境成本,两者能够实现双赢,由于其本身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从地区与行业角度进行研究,已有的文献中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外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刻。作为主要的投资形式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在带来经济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外贸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不仅应关注传统的商品结构,更应关注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