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Humphrey视野计研究高度近视眼的一些基本特点,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视盘周围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视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主觉验光球镜度数≤-6.00 D,年龄范围为18-60岁的高度近视年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屈光度、眼轴、血管密度、神经纤维层厚度、视野等眼科检查。将Humphrey视野计测得每个点的分贝(dB)值后换算为1/L,根据改良Garway-Heath分区求出每个区域1/L的平均值,即该区的视野平均敏感度(Visual Field Mean Sensitivity,VFMS)。将OCTA测得的盘周各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用Bennett放大公式(t=p×q×s)调整高度近视眼部放大率,计算出实际的RNFL厚度,记录血管密度(Vessel Denssity,VD)值。通过K-S单样本检验总体为正态分布,控制性别因素后,将眼轴与各区RNFL、VD、VFMS、总体平均RNFL、平均VD、平均VFMS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它们随眼轴变化的变化趋势;然后将所有患眼按照眼轴长度分为三组(①24.00mm~25.99mm,②26.00mm~27.99mm,③≥28.00mm),通过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K样本)多重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性,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在控制混杂因素后,将每组的盘周RNFL、VD、相应区域VFMS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将总体、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绝对值、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分别与平均RNFL、VD做相关性,探寻高度近视眼盘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总VFMS影响最大的因素。[结 果]总样本基本资料:本研究中共纳入134人,241只眼,其中男性44人,78只眼,女性90人,163只眼,年龄为30.49±9.64,平均MD为-2.65±1.73dB;平均PSD为2.63±1.31dB;平均RNFL为 126.34±17.38μm;平均VD为 50.65±4.00%;平均VFMS为 1072.21±360.66(1/L)。在控制性别后,眼轴与各区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平均VD与眼轴成负相关(P=0.000),平均RNFL、平均VFMS与眼轴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分区后,RNFL 的鼻侧、颞侧、颞上(temporal superior,TS)区、颞下(temporal inferior,TI)区、鼻上(nasal superior,NS)区、鼻下(nasal inferior,NI)区与眼轴成正相关(P均<0.05),余下各区与眼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受眼轴影响最大的是鼻侧和NI区(R2分别为:0.098、0.120);VD的上方、下方、颞侧、TS区、TI区、上颞(superior temporal,ST)区、下颞(inferior temporal,IT)区、上鼻(superior nasal,SN)区、下鼻(inferior nasal,IN)区与眼轴成负相关(P均<0.05),VD的余下各区与眼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受眼轴影响最大的是颞侧和ST区(R2分别为:0.073、0.087);VFMS各区均与眼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将所有患眼按眼轴分为三组,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视野 MD 值、PSD 值、RNFL 中(TS、TI、SN、NS 区)、平均RNFL、VD中(IN、NS、NI区)、各区的VFMS、平均VFMS三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眼轴增长,屈光度逐渐增加(P=0.000);三组间性别组间差异明显(P<0.05)。RNFL、VD、VFMS之间进行结构-功能相关性分析:总体各区RNFL与VD为正相关,分三组后除第一组的ST、IT区和第三组的TS、NS区外,其余各区的RNFL与VD也均为正相关(P均<0.05)。总体及各组平均RNFL、VD与相应VFMS均无相关性(P均>0.05),分区后,除了 SN、IN区,其他区RNFL/VD与VFMS均显著相关(P 均<0.05)。RNFL、VD与MD、PSD的相关性分析:在总体、2组、3组中,VD-MD均为正相关(P<0.05),VD-PSD均为负相关(P<0.05);总体及各组中RNFL与MD、PSD均无相关性(P均>0.05)。对总VFMS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及RNFLNI区的厚度。[结论]1、高度近视患者眼中RNFL与VD的变化一致2、单纯性高度近视眼发生眼轴变化时,视盘区的结构变化可能早于功能变化3、年轻的高度近视患者引起的眼轴变化较小时,视盘区结构和功能变化可能均较小,故无明显相关性或相关强度较弱,当眼轴长度≥28mm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较大,相关强度才较强4、高度近视用血管密度来研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比RNFL好,OCTA可以作为高度近视眼结构和功能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