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要是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关注人的需要,探求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途径,进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来考察和研究马克思需要理论,力图实现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历史考察、系统解读及价值探讨。回顾了在马克思以前人类思想史上关于需要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古希腊哲学中需要思想、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中的需要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需要思想,西方思想家对需要的认识为人类最终解答人的需要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之上,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经过初步提出、基本形成和完善发展三个阶段最终对人的需要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答,实现了哲学史上需要理论的革命。将需要放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大厦中进行考察,指出马克思的需要是指人为实现与外界应然关系而实践的动力。需要的本质是人的属性、人的需要有别于动物的需要、需要是客观具体的、需要是主体与他所依赖的需要对象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从需要主体的角度出发,可以将需要分为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从需要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三个方面。从需要高低层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需要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多样性和无限性的特征。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力量,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影响社会发展的性质和面貌,是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合理需要与人的本性要求是一致的,人的合理需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被全面满足。深入的揭示出现阶段我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与改造人自身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以需要理论为视角,尝试进行实践路径的探索,指出要合理控制物质需要,有效满足不同层次需要、以及引导需要的全面发展等办法。从而体现出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的全面解放等目标全面实现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