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ebil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与人文内涵,具体体现在其传统农耕社会发展轨迹中,是一个不断变化、活态发展的过程。同时传统村落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又是一个具备多维度价值的综合传承体,留传着物质文化遗存,承接着非物质文化内涵。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人们思想上的“城市化”导致传统村落中物质文化载体不断被破坏,遗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层面的打击下,使得传统村落陷入了不断衰败的现状困境。在思想认知不断提升、修正的今天,公众逐渐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紧迫性,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已然成为一项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与重要课题。我国传统村落有着数量多、分布广和品质异的总体特征,在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面临认知偏差、类型混淆、资源差异、传承模糊的情况,无法因村制宜的进行保护发展,反而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导致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效果不甚理想。那么,基于当前保护发展背景,如何高效、科学、针对性的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若想正确引领村落保护与现代化转型发展,将传统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原生动力,那么就应当切实地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行适宜的路径探索。文章以根受徽州文化影响的黄山市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大量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对黄山市传统村落的多维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传统村落具有多维度的传承价值,存在风貌传承、建筑传承、历史传承及民俗传承四个传承维度,属于一个多维度传承的综合体,包括了物质载体保护和非物质内涵承接,对传统村落传承度进行测度有利于针对性进行保护发展工作。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构建传统村落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对黄山市27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传承度评价。通过对传承度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其传承特征,发现黄山市传统村落处于较好传承的传承级别,但传承度与传承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分析得出了传承主体、传承载体、传承活力、传承意识及文化传承五种影响因素。基于传承度评价,提出了“分析特征——要素识别——精准定位——策略引导”的“活态传承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依据评价结果进行了传承类型的划分,并以建筑传承型与民俗传承型为例,对路径进行案例村落的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传统村落的整体性、针对性保护发展事业提供路径参考,推动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进一步发展转型,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助益点滴。图[42]表[24]参[94]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鱼死满舱,而死鱼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方法:在鱼舱里放进几条鲇鱼,鲇鱼生性好动,四处乱游,而大量的沙丁
【原诗】遠山にもみちふみわけなくしかのこゑきく時は秋そかなしき【试译】秋叶秋色秋山远,鹿鸣伤秋自关情。上面的这首和歌选译,出自《日本风土记》一书,该书又被称作《日
【原诗】いくつ夏鳴きかへるらむあしひきの山ほととぎす老いも死なずて【试译】几度夏日山中鸣,郭公不老年不经。上面的这首和歌选译,出自《新撰万叶集》上卷夏歌之六[1]。
本文将鱿鱼丁加入传统广式腊肠,研制出一种口味独特的鱿鱼风味腊肠。通过对鱿鱼脱腥液配方以及鱿鱼风味腊肠配方的探究,制得一种营养比较丰富、口感较好的鱿鱼风味腊肠,使腊
本文通过对“神思”等概念的深入剖析,阐释《神思》在《文心雕龙》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艺术思维理论的卓越贡献。
<正>BiFeO3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室温单相多铁性材料。虽然试验上已经证明了改变BiFeO3铁电极化方向会引起其磁性面的变化,但其本身并不具备可观测的宏观磁矩(或磁矩极小),因而不
会议
<正> 脱发以及毛发色泽异常是最常见的皮肤附属器疾病,其中以斑秃(油风症)和须发早白发病率较高。笔者根据中医对斑秃及须发早白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分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