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筑外遮阳的复合化设计研究——以重庆地区高校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自然科学类项目《基于地域气候的建筑遮阳复合化设计研究》(批准号106112014CDJZR190006)的研究子课题,重点研究教学建筑外遮阳与采光、通风、视野等的关系,通过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提出外遮阳的复合化设计策略,为教学建筑外遮阳的复合化设计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一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建筑面积总量将达到680亿㎡。到目前为止,我国既有建筑中非节能建筑占到了建筑面积总量的90%以上。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将占到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近1/3。由于城市化进程中房屋的大规模建造和继续使用,这个比例还在增加。建筑节能成为了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而建筑遮阳正是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大力提倡建筑遮阳,积极采用遮阳设施,推进遮阳技术的发展,是全社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建筑外遮阳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遮阳能减少太阳辐射,但不当的遮阳措施却会导致室内采光不足,影响冬季室内的太阳得热。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外遮阳仅仅被作为单一构件形式考虑,存在遮阳与采光、通风及视线的矛盾,遮阳与建筑造型设计的脱节,遮阳地域性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而教学建筑相较于其他建筑类型而言,人员集中度较高,其室内热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生理、心理的健康。并且,我国目前的大学校园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楼逐渐从耗能小户转型成耗能大户。因此,本论文以重庆地区高校为例,对教学建筑外遮阳的复合化设计进行研究。把复合化的概念带进教学建筑的外遮阳设计中,对提高室内的热舒适度、视觉舒适度及节约能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研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首先,利用相关工具(如温湿度测量仪,照度计)对建筑的遮阳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测试,在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教学楼建筑遮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出能够满足减少建筑室内热辐射,满足采光、通风和视线综合要求,又能与建筑造型有机结合的复合化的外遮阳设计概念;  其次,通过Skechup、Ecotect等软件建立各朝向复合化建筑遮阳模型,分析其遮挡太阳辐射的效果及对采光效果的影响,然后再利用Airpak等软件模拟遮阳对室内通风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出各朝向综合效能最优的遮阳形式及遮阳参数值;  最后,根据以上软件的模拟结果,分析总结出适合重庆地区教学外建筑遮阳的复合化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大运河遗址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址走近了人们的视野,运河遗址的保护规划工作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关注重点。然而,在部分地区,运河遗址出现在城市中心区或者城市建设
本文探讨了福建青水传统烤烟房建筑。研究方向为认识特点、分析原因及后续的改造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与建构。介绍烤烟房的工艺流程、建构方式和施工建造过程,
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持城市的原有文化特质,体现对城市历史的尊重,是城市居住社区在适应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找到新的地域认同的重要途径。  “铺境
我国的传统砖木建筑无论从现存数量上,还是历史影响上来讲,在同时期民居建筑中都是无与伦比的。传统砖木建筑构成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使用价值和
截至2005年末,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率为55.8%,而西部的城镇化率却不足35%,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率仅为23%。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史来看,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到乡村的过渡部分--城乡结合部站在了城市扩展的最前沿。在最具有发展活力的同时由于城乡二元性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在这里短兵相接
20世纪初,立体主义的先驱们率先将非绘画材料以拼贴的形式应用在绘画作品中,至此拼贴就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艺术史中。作为一种操作方法,它有着和其它传统绘画技法或传统绘画
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在滨水区城市形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及武汉滨水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论文分为上、中、下篇三大部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阶层分化的加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日益引起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关注,保障住房及其空间组织既成为构建和谐城市的核心,又成为保证城市空间正义
建筑学与结构工程学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建筑师来说,要完成一个成功的建筑形式,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建筑中结构的理解与诠释。随着我们社会中新技术的出现,建筑物的结构已经表现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