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采后预冷的外部效应及预冷节点布局优化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sc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冷链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成为主流趋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文件,强调冷链物流在食品安全和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预冷外部效应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水果采后预冷的冷链物流模式,将成本最小化和冷链物流外部效应最大化相结合,对预冷节点进行最优化选址。优化前端冷链物流,揭示预冷在前端冷链物流中的重要地位,为政府提供政策支撑,以期缓解水果由于预冷不及时、冷链设施不完善导致的产品腐损率高,滞销腐烂和安全事故频出等问题。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有关外部效应、物流节点、冷链物流节点等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着重厘清外部效应的内涵和分类,明确冷链物流内的外部效应的研究范围。为考虑外部效应的水果采后预冷节点的模型构建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对现有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区域划分,可以分为区域内和区域外。以经营主体划分,可分为以大型加工企业为主导、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主导、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三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本文在已有的模式下,将区域,经营主体,冷链设备,作业环节等因素全都考虑在内,创新的提出了新型前端冷链物流模式。(3)水果采后预冷的外部效应的价值量测算。生鲜农产品中以水果为例,在提出新型前端冷链物流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归纳演绎分析水果采后预冷主要会产生耕地效应,垃圾处理效应,碳排放三种外部效应,并通过市场价值法,当量因子法对其产生的三种外部效应进行价值量的测算。(4)构建基于外部效应的预冷节点布局优化模型。在水果采后预冷外部效应最大化背景下,构建二级水果采后前端配送模型,即集货点——预冷中心——经营主体。建立以总操作成本最小,外部效应最大化的多目标函数,对预冷节点的选址布局进行优化。(5)对从化荔枝进行基于外部效应的预冷节点布局优化模型的算例研究。在分析从化荔枝前端冷链物流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确认相关的选址、运输数据,应用所建的多目标模型,测算得出从化在推行新型冷链物流模式下,将会新建两个预冷节点,总成本花费为73.7万元。由于预冷而产生的外部效应价值量为6813.9万元,是整个预冷中心运作成本的92倍,是整年荔枝销售总额的五分之一,其中节省耕地的外部价值量为4978.5万元,垃圾减少产生的外部价值量为1835.7万元,其碳排的外部价值量为-3119元。
其他文献
义乌国际商贸城结合利用3期市场建筑屋顶8个区域的钢结构安装光伏组件,兴建兆瓦级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向3期市场照明用电负荷供电,有效减少了3期市场对电网
通过对电热供暖系统的设计、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对电热供暖系统、系统造价、使用综合经济性和传统的供暖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进步,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近年来突飞猛进,老牌的几大国有银行优势明显的同时,众多优秀的股份制银行异军突起,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
介绍了国内外地表水地源热泵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江苏常州地区地理、气候以及水资源条件,得出以大运河河水作为冷热源的热泵系统可行,对比传统能源,指出热泵系统在投资运行方面的优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在海外开展线上电子商务业务。库存管理的课题,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难题,其管理水平的优劣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论文以跨境电商Z公司海外仓库存管理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Z公司在库存管理方面存在计划不足、组织不力、考核不严而导致的库存周转低下和缺货严重的问题,并运用ESIA流程改善的思想,分别从优化库存计划流程、标
对国外纯电动轿车的使用模式和能源供给模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研究,按照周内外纯电动轿车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归纳,规范分类卅纯电动轿车的6种使用模式和4种最基本的充电方式。根
本文从读书会的数量增长趋势、人员结构、举办机构、举办期数、举办地点、材料来源等方面,对浙江省高校读书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省内高校读书会的发展状况及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