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区公共空间江南园林风格表达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国内城市的快速发展,住区也在不断地增多,以满足飞速城市化下人们居住的需求。由于人们在物质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变高,城市居民居住的理念已经从有住所居住转变成了渴望拥有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寻求良好的舒适度、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在文化上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慰藉。我们的民族是富有文化底蕴的,我们的城市以及居住环境应当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地域文化在现代住区中的发展与应用,本文从江南园林风格的角度来研究现代住区公共空间的营造,探讨现代住区公共空间对江南园林地域文化的运用与表达。   本文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结合当前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现代住区公共空间江南园林风格表达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阐述现代住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现代住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园林化发展趋势。第三,对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空间特质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江南园林对意境的追求和江南园林的空间特质三个方面论述研究。第四,提出现代住区公共空间江南园林风格的表达方法。以现代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角度,从空间要素、空间交往、空间组合、空间意境四个角度结合实例进行论述。首先,从围合、占领、占领间的联系三种空间形成的限定方式展开论述,再研究其中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江南园林风格表达方法。然后,分析良好的住区公共空间促进居民交往,能够复苏邻里间的关系,从心理空间的营造、空间的围合与开放、如何创造可停留空间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论述。再次,研究空间组合中由围合产生的中心空间和边角空间。最后,归纳江南园林适用于现代住区公共空间的三种空间意境设计手法,即“藏露与虚实”、“曲径通幽”、“看与被看”。第五,对全文的总结,并且展望现代住区公共空间在传承江南古典园林思想上的新发展。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的进一步加剧,人们对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活动更加推崇,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近几十年来,川
学位
城市风貌是城市环境给人的视觉感知映像,它是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特色、反映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窗口。作为一种城市资源,城市风貌被越来越多的城市作为谋求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我国的历史遗产中,有这样一种文化遗产尚未被重视关注,那便是村庄传统特色风貌。它不同于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古迹,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村庄传统风貌可以总结为是通过自然景观
近十年来,大型超市在大城市中逐步形成网络化布点,这种零售业态的兴起直接影响非工作交通的组织状况。为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并降低成本,基于杭州城西9个街区1365份大型超市出行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迫使我们寻求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方式。我国的建筑能耗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的城镇住宅采暖能耗逐年上升,对不可
我国住房改革之后,住区建设如火如荼。一种新的居住概念“封闭住区”开始渐渐占据住区开发的市场,同时也开始影响人们的居住观念。现在,提到“住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封
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城市中居住建筑的需求旺盛。高层住宅的大量的涌现,使日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敏感,由此引发的居民日照维权已经成为居民投诉
重大节事作为一种源自城市外部却强力作用于城市发展的积极助推手段,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将全球目光高度聚焦于特定的城市,而且可以促使城市内部发生剧烈的、短期或长远的媒介反应
汶川大地震灾后住宅重建模式多元化,其中援建模式和自建模式最为典型,同时灾后住宅重建采取援建模式也是灾后重建的一个创举,其特殊性在于:建设资金、设计、施工、监理等全部由援